西葫蘆蔓枯病的防治
西葫蘆蔓枯病

西葫蘆蔓枯病

西葫蘆蔓枯病



【癥狀】主要為害葉子、莖稈,其次是瓜條。葉子被害,產生近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有時病斑從葉緣向內呈“V”字形或半圓形大病斑,為淡褐色至黃褐色,后期病斑易破裂,病斑輪紋不明顯,在病斑上面散生許多小黑點。莖被害,多發生于節部或近節部,開始出現油漬狀斑,呈橢圓形或梭形,稍凹陷,灰白色至暗褐色,分泌出琥珀色的流膠物質。干燥后,呈紅褐色,病部干縮縱裂,表面散生大量的小黑點,嚴重時,可造成莖爛。瓜條被害,瓜肉呈淡褐色。
【病因】該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隨病殘體存在于干土中或架材上,條件適宜時靠灌溉水、雨水、露水傳播蔓延,從傷口、自然孔口侵入,種子也可帶菌,引起發病。當溫度在18℃~25℃,相對濕度在80%以上,土壤持水量過大時發病嚴重。特別是開始采瓜,下部老葉造成大傷口后,溫棚內通風不良時更易發病。該病主要危害莖蔓和葉片,果實也可受害。
【防治方法】: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40%新星乳油10000倍液,隔4~5天噴1次,連噴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