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染色病毒病的防治
蠶豆染色病毒病

蠶豆染色病毒病

蠶豆染色病毒病



【癥狀】表現為系統侵染,病株葉片有的呈輕花葉、斑駁、褪色斑或畸形,有的小葉正常無明顯病變,苗期、開花期前染病的,結莢少或籽粒小,其典型癥狀是種皮呈壞死色斑,嚴重時外種皮上形成連續壞死帶。苗期植株矮化,頂端枯死,病葉呈褪色花葉或畸形,減產40%~80%,花期后染病則影響小。
【病因】蠶豆染色病毒主要由花粉和種子傳病,種子帶毒率一般低于10%,個別品系高達18%。在歐洲,傳毒媒界昆蟲主要是豆長吻象甲(Apionvorax)和豌豆葉象甲(Sitanalineatu),傳毒率高達4%~16%。
【防治方法】
(1)及時拔除并銷毀病株,避免病毒通過種子或介體昆蟲傳播。
(2)嚴格檢疫制度,防止蠶豆染色病毒擴展蔓延。注意收集植物檢疫信息,加強國外引種的隔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