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豆莖疫病的防治
蠶豆莖疫病

蠶豆莖疫病

蠶豆莖疫病



【癥狀】又稱蠶豆細菌性莖枯病。初在蠶豆莖頂端生黑色短條斑或小斑塊,稍凹陷,高溫高濕條件下病斑迅速擴展向莖下方蔓延,長達15?20cm或達莖的2/3,病莖變黑,軟化呈粘性或收縮成線狀,后期葉片逐漸萎蔫,腐爛死亡。氣候干燥或天旱,病情擴展緩慢,一直表現為不規則形至長圓形病斑。該病莖大部分變黑,上方葉片枯萎脫落,僅留下黑化的莖端。
【病因】主要通過種子傳播,從氣孔或傷口侵入,經幾天潛育即見發病。
【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建立無病留種田,防止種子帶菌傳播。(2)發病初期, 噴灑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77%可殺得可濕性微粒粉劑500一600倍液,隔7-10天1次,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