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胡麻斑病的防治
茭白胡麻斑病

茭白胡麻斑病

茭白胡麻斑病


【癥狀】又稱茭白葉枯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斑初為褐色小點,后擴大為褐色橢圓形斑,大小和形狀如芝麻粒,故稱胡麻斑病。病斑常圍有黃暈,濕度大時斑面生暗灰至黑色霉狀物。發病嚴重時,病斑密布,有的連臺為大斑塊,終致葉片干枯。
【病因】以菌絲體和孢子在老株或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氣溫回升,病菌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初侵染,病部不斷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雨水濺射進行再侵染,使病害蔓延。通常高溫多濕的天氣,或茭白連作或缺乏鉀肥和鋅肥,植株生長不良,易誘發本病。
【防治方法】(1)結合冬前割茬,收集病殘老葉集中燒毀,減少菌源。(2)加強肥水管理,做好冬季施臘肥,春施發苗肥,特別注意增施磷鉀肥和鋅肥,適時適度曬田,提高根系活力,增強茭株抵抗力。(3)發病初期開始噴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40%異稻瘟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畝用對好的藥液100升,要求噴周到。隔10天1次,連續防治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