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銹病的防治
茭白銹病

茭白銹病

茭白銹病



銹病為茭白的重要病害,主要在南方地區發生分布,發病后病情往往較重,病株常達60%以上,明顯影響茭白生產。
【癥狀】此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葉鞘。發病初期在葉片和葉鞘上散生橘紅色隆起小皰斑,即夏孢子堆,以后破裂,散出銹黃色粉末狀物,即病菌夏孢子。條件適宜常產生狹長條至長梭形銹黃色皰斑,周緣常具有黃色暈環。后期在葉片和葉鞘上出現黑色皰斑,即病菌冬孢子堆,表皮通常不易破裂,破裂后可散出黑色粉末狀物,即病菌冬孢子。
【病因】病菌以菌絲體及冬孢子在老株殘體上越冬,翌年在茭白生長期間,夏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初侵染。病部產生夏孢子再不斷進行重復侵染。采茭結束,病菌又在老株和病殘體上越冬。茭白生長期高溫高濕,田間偏施氮肥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1.采茭后徹底清理病殘體及田間雜草,減少田間菌源。2.合理進行水肥管理,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高溫季節適當深灌水,降低水溫和土溫,控制發病。3.發病初期適時噴藥防治。可選用40%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400倍液,或30%特富靈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30%百科乳油l500—2000倍液,或6%樂必耕可濕性粉別2000—2500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