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葉斑病的防治
佛手瓜葉斑病

佛手瓜葉斑病



【癥狀】只見為害葉片。葉片染病初在葉面上形成水漬狀小斑點,后擴展成近圓形至不規(guī)則形病斑。病斑灰白色,中央散生肉眼不易看清的褐色小粒點。發(fā)病重的病斑融合成大片,造成葉片早枯早落。
【病因】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器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遇適宜條件分生孢子萌發(fā),經氣孔或從傷口侵入,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致病情擴展。該菌喜高溫高濕條件,發(fā)病適溫25~28℃,相對濕度高于85%的棚室易發(fā)病,尤其是生產后期發(fā)病重。
【防治方法】
(1)實行2年以上輪作,覆蓋地膜可減少初侵染。
(2)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每667平米施惠滿豐多元素復合液肥400毫升,對水稀釋500倍噴灑葉面,可增強抗病性。
(3)合理灌溉適時適量控制澆水,雨后及時排水,必要時打去下部葉片,以增加通透性。
(4)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采收前3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