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菜薹黑斑病的防治
紫菜薹黑斑病

紫菜薹黑斑病

紫菜薹黑斑病



【癥狀】此病全生育期都可發生,主要為害葉片,在葉面初生黑褐色至黃褐色稍隆起小圓斑,以后擴大成邊緣為蒼白色中心部淡褐至灰褐色病斑,直徑3~6mm,同心輪紋不明顯,濕度大時病斑上產生稀疏灰黑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空氣濕度較低時,病斑發脆易破裂,嚴重時多個病斑匯合致葉片局部枯死。莖和花梗染病,病斑多為黑褐色橢圓形斑塊。
【病因】病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隨病殘體越冬或越夏,也可在種株或種子表面上殘留。條件適宜時進行初侵染,發病后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形成再侵染,使病害擴展蔓延。病菌喜歡較低溫度和高濕,10~35℃均可生長,適宜溫度為17℃。紫菜薹生長期陰雨較多,或棚室內溫暖高濕病害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1.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落葉,減少田間菌源。重病地區實行與非十字花科蔬菜輪作。
2.必要時進行種子消毒滅菌,可選用種子重量0.4%的50% 撲海因可濕性粉劑或80% 大生可濕性粉劑拌種。
3.發病初期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農抗120水劑200倍液,或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結合防治細菌性病害,還可選用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10~15天防治1次,根據病情防治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