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猝倒病的防治
菠菜猝倒病

菠菜猝倒病

菠菜猝倒病



【癥狀】該病是早春播種菠菜上的主要病害,俗稱“爛倒”。主要為害幼苗的嫩莖。子葉展開后即見發病,幼苗莖基部呈淺褐色水漬狀,后發生基腐,幼苗尚未凋萎已猝倒,不久全株枯萎死亡。開始苗床上僅見發病中心,低溫、濕度大條件下擴展迅速,出現一片片死苗
【病因】病菌以卵孢子在12~18厘米表土層越冬,并在土中長期存活。翌春,遇有適宜條件萌發產生孢子囊,以游動孢子或直接長出芽管侵入寄主。此外,在土中營腐生生活的菌絲也可產生孢子囊,以游動孢子侵染幼苗引起猝倒。田間的再侵染主要靠病苗上產出孢子囊及游動孢子,借灌溉水或雨水濺附到貼近地面的根莖上引致更嚴重的損失。病菌侵入后,在皮層薄壁細胞中擴展,菌絲蔓延于細胞間或細胞內,后在病組織內形成卵孢子越冬。病菌生長適宜地溫15~16℃,溫度高于30℃受到抑制;適宜發病地溫10℃,低溫對寄主生長不利,但病菌尚能活動,尤其是育苗期出現低溫、高濕條件,利于發病。當幼苗子葉養分基本用完,新根尚未扎實之前是感病期。這時真葉未抽出,碳水化合物不能迅速增加,抗病力弱,遇有雨、雪連陰天或寒流侵襲,地溫低,光合作用弱,幼苗呼吸作用增強,消耗加大,致幼莖細胞伸長,細胞壁變薄病菌乘機侵入。因此,該病主要在幼苗長出1~2片葉發生。福州地區3~6月播種的都會發病,尤以3~4月育苗或棚室地熱線溫床育苗易發病,該病發生情況與苗床小氣候關系密切,其中主要是濕度、苗床低洼、播種過密不通風、澆水過量床土濕度大、苗床過熱易發病。反季節栽培或夏季苗床遇有低溫高濕天氣或時晴時雨發病重。
【防治方法】
?。?)用改善環境的方法防治,提高育苗容器溫度,降低基質濕度;
?。?)藥劑防治:天氣晴朗時,用50℅代森錳鋅1000倍液,或30℅多菌靈1000倍液噴霧,為避免發生藥害,用藥濃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