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白粉病的防治
葫蘆白粉病

葫蘆白粉病

葫蘆白粉病



【癥狀】葫蘆白粉病,主要為害葉片、葉柄。葉片染病 初生稀疏白粉狀霉斑,圓形至近圓形或不整形,發病輕的葉片組織產生病變不明顯,條件適宜時白粉斑迅速擴展連片或覆滿整個葉面,形成濃密的白粉狀霉層,致葉片老化、功能下降,葉片干枯而死
【病因】一般濕度大利其流行,雖然低濕此菌可萌發,但高濕萌發率明顯提高,因此,雨后干燥或少雨,但田間濕度大,白粉病流行的速度快,尤其當高溫干旱與高溫高濕交替出現,又有大量白粉菌源時很易流行
【防治方法】從選用抗病品種和噴藥切斷病菌來源兩方面入手。
(1)選用抗病品種。
(2)發病初期開始噴灑20%三唑酮(粉銹寧)乳油2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250倍液、2%抗霉菌素(農抗120)水劑200倍液、27%高脂膜乳劑80~100倍液。技術要點是早預防、午前防和噴周到及大水量。
(3)對上述殺菌劑產生抗藥性的地區,可選用40%福星乳油7000倍液,隔20天1次。防治1次或2次。采收前4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