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褐斑病的防治
2

茼蒿褐斑病

茼蒿褐斑病



【癥狀】此病在茼蒿整個生育期均能發生,以生長中后期發病重。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圓形至橢圓形,有時不規則,病斑中央灰白色,邊緣黃褐至褐色,有的病斑顏色由外向內深淺交替,略顯寬輪紋狀。空氣濕度高時病斑正背面均產生灰黑色霉狀物,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后期病斑相互連接成片,致葉片枯死。嚴重時全株發病,較短時期內病株枯死。
【病因】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菊尾孢菌Cercospora chrysanthemi Heald et Wolf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子座或菌絲塊隨病葉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通過氣流或田間作業傳播,引起發病,病斑上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溫暖潮濕適宜發病。南方冬春溫暖、霧大、露重,或梅雨時間長發病較重。保護地植株茂密、空氣潮濕容易發病。
【防治方法】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殘落葉,重病地區實行與非菊科蔬菜輪作。發病期保護地種植應注意通風排濕。發病初期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撲海因懸浮劑1 000倍液噴霧。保護地選用5%百菌清粉塵劑,5%加瑞農粉塵劑,6.5%甲霉靈粉塵劑每畝1千克噴粉防治。如果有條件,最好采用常溫煙霧熏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