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葉枯病的防治
大蒜葉枯病

大蒜葉枯病

大蒜葉枯病



【癥狀】葉枯病主要為害蒜葉,發病開始于葉尖或葉的其他部位。初呈花白色小圓點,后擴大呈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灰白色或灰褐色病斑,上部長出黑色霉狀物,嚴重時病葉全部枯死,在上散生許多黑色小粒。為害嚴重時全株不抽苔。
【病因】病菌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但需要較高的濕度。降雨和田間高濕是病害流行的必要條件。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大蒜葉枯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梅雨季節。大蒜病感病生育期在成株期。一般在地勢低洼、排水不暢、偏施氮肥、蔥蒜類蔬菜混作、植株受傷、植株生長瘦弱和連作的田塊發病重。年度間梅雨季節或秋季多霧、多雨的年份發病重。
【防治方法】
(1)播前藥劑拌種、浸種。蒜頭剝開手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用量為蒜頭種子重量的0.3%進行拌種。
(2)不連作,改種其它蔬菜,對病殘株要及時清理,燒毀或深埋,減少菌源。
(3)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及時開溝排水,降低溫度增強植株抗病力。
(4)發病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可用70%乙膦鋁錳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