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芋白絹病的防治
魔芋白絹病

魔芋白絹病

魔芋白絹病



【癥狀】主要為害莖或葉柄基部及球莖,葉柄基部或莖基染病,初呈暗褐色不規則形斑,后軟化,致葉柄呈濕腐狀,濕度大寸,病面或莖基附近長出一層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和菜桿粒狀的小菌核,菌核初白色,后變黃褐色或棕色。
【病因】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及種芋中,或以菌核在土壤或病球莖里越冬。菌核萌發17小時即可侵入植株,2~4天后病菌分泌大量毒素及分解酶,使基部腐爛。該病借灌溉水傳播蔓延,帶菌種芋可做遠距離傳播。土壤濕度大,高溫高濕發病重,平均氣溫25~28℃,雨后轉晴易流行。
【防治方法】
(1)買行2年以上輪作。
(2)選擇干燥,不積水地塊種植。
(3)挑選健康種芋曬1~2天后用硫酸鏈霉素500ppm浸種1小時,晾干后播種。
(4)發病初期噴灑40%多·疏懸浮劑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1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此外也可用50%甲基立枯磷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0 .5克土表噴撒,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900倍液噴霧,均有較高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