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根結線蟲病的防治
山藥根結線蟲病

山藥根結線蟲病



【癥狀】山藥根結線蟲病主要為害地下塊莖部分,地上部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發病嚴重者,地上部表現葉色淡、生長弱、植株繁茂性差。山藥地下塊莖感染根結線蟲病后,在塊莖的表皮上產生大小不等的近似饅頭形的瘤狀物,瘤狀物相互愈合、重疊形成更大的瘤狀物(俗稱大疙瘩),大瘤狀物上產生少量粗短的白根。發病部位的皮色比正常皮色明顯偏暗,即成黃褐色。其內部組織的顏色無明顯變化。在塊莖的細根上有小米粒大小的根結存在。受害部位輕者品質下降,受害嚴重的部位,除表皮變深褐色外,內部組織變成深褐色腐爛,似朽木,完全失去食用價值,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山藥線蟲主要分布在0~30cm的土層內,30cm以下的土層發病較小。高燥的沙土地塊發病重,連作地發病重。
【病因】
1.土質
山藥根結線蟲好氣,凡地勢高燥、含水量少、含鹽低、酸堿度中性、結構疏松、通透性好的沙質土壤,有利于線蟲的移動和卵的孵化。土壤潮濕、黏重、板結,發病輕或不發病。如果土壤墑情適中,通透氣又好,線蟲可以反復為害,發病重。
2.土壤溫度與濕度
山藥根結線蟲種群數量與月平均溫度、月平均降雨量以及山藥生長等關系密切。在徐州地區,山藥根結線蟲發生高峰期往往是山藥生長最適時期,即溫度20至28攝氏度。山藥根結線蟲喜較高溫度,但不喜土壤過濕。一般土溫20至30攝氏度,土壤溫度超過40攝氏度線蟲大量死亡,致死溫度為55攝氏度。土壤潮濕,山藥塊莖皮孔脹大,更易于線蟲的侵入。土壤相對濕度百分之40至70,適合線蟲生長發育。雨季有利于線蟲卵孵化和侵染,灌溉會加重根結線蟲對山藥的侵害。
3.耕作制度
由于連作年限長,土壤中的病原線蟲積累多,已成為病害重的一個主要因素,所以根結線蟲的發生與山藥的連作年限成正相關,老產區比新產區發病重。據報道,山藥種植1、2、3年的發病率分別為百分之20、65、100。
【防治方法】
?、僦参餀z疫:在調運山藥種時,要嚴格進行檢疫,農戶間在借用或購買山藥種時應引起重視,不從病區引種,不用帶病的山藥 種,選擇健壯無病的山藥作為繁殖材料,杜絕人為傳播。
?、诤侠磔喿鳎河兴吹牡胤綄嵭兴递喿鳎姆N水稻3~4年后再種蔬菜?;蚺c玉米、棉花進行輪作,能顯著地減少土壤中線蟲量,是一項簡便易行的防治措施。
③誘殺防治,降低蟲口密度:種植一些易感根結線蟲的綠葉速生蔬菜,如小白菜、香菜、生菜、菠菜等,生長期1個月左右即可收獲,此時根部布滿根結,但對產量影響不大。收獲時連根拔起,地上部可食用,將根部帶出田外集中銷毀,可減少土壤內的線蟲量,是一種可行的防治方法。
?、芟報w,增施有機肥:將病殘體植株帶出田外,集中曬干、燒毀或深埋,并鏟除田中的雜草如莧菜等,以減少下茬線蟲數量。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作底肥,保證山藥生長過程中良好的水肥供應,使其生長健壯。
?、莘N子處理:對作為留種用的山藥栽子或山藥段,傷口處(即截面)要立即用石灰粉沾一下,從而起到消毒滅菌的作用。接著將預留的山藥種在太陽光下晾曬,每天翻動2~3次,以促進傷口愈合,形成愈傷組織,增強種子的抗病性和發芽勢。
?、藁瘜W防治:在山藥下種之前,每667m2用3%的米樂爾顆粒劑3~5kg,或10%克線磷顆粒劑1.5kg摻細土30kg撒施于種植溝內,用抓鉤摟一下,深度10cm左右,與土壤摻勻,然后進行開溝、下種。
⑦生物防治:用生物農藥北農愛福丁乳油防治根結線蟲病。其用法是:定植前每667m2用1.8%北農愛福丁乳油450~500ml拌20~25kg細沙土,均勻撒施地表,然后深耕10cm,防治可達90%以上,持效期60d左右,或用綠亨阿維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