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猝倒病的防治
黃瓜猝倒病

黃瓜猝倒病

黃瓜猝倒病



【癥狀】苗期露出土表的胚莖基部或中部呈水浸狀,后變成黃褐色士枯縮為線狀,往往子葉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致幼苗貼伏地面,有時瓜苗出土胚軸和子葉已普遍腐爛,變褐枯死。濕度大時,病株附近長出白色棉絮狀菌絲。該菌侵染果實引致綿腐病。初現水漬狀斑點,后迅速擴大呈黃褐色水漬狀大病斑,與健康部分界明顯,最后整個果實腐爛,且在病瓜外面長出一層白色密棉絮狀菌比。果實發病多始于臍部,也有的從傷口侵入在其附近開始腐爛。
【病因】苗床低溫、高濕是猝倒病發生蔓延的主要條件,連續15℃以下的低溫數天以上時,則易發生猝倒病。苗床光照弱,通氣性差則發病嚴重。子葉苗到第一真葉抽生階段,最易發病,其真葉長大后發病較輕。
【防治方法】
1、床土消毒,床土應選用無病新土,如用舊園土,有帶菌可能,應進行苗床土壤消毒。方法:每平方米苗床施用50%拌種雙粉劑7克,或40%五氯硝基苯粉劑9克,或30%苗菌敵可濕性粉劑10克,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9克+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克對細土4~5千克拌勻,施藥前先把苗床底水打好,且一次澆透,一般17-20厘米深,水滲下后,取1/3充分拌勻的藥土撒在畦面上,播種后再把其余2/3藥土覆蓋在種子上面,即上覆下墊。如覆土厚度不夠可補撒堰土使其達到適宜厚度,這樣種子夾在藥土中間,防效明顯,殘效月余。
2、加強苗床管理,選擇地勢高、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的地做苗床,播前一次灌足底水,出苗后盡量不澆水,必須澆水時一定選擇晴天噴灑,不宜大水溫灌。
3、育苗畦(床)及時放風、降濕,即使陰天也要適時適量放風排濕,嚴防瓜苗徒長染病。
4、果實發病重的地區,要采用高畦,防止雨后積水,黃瓜定植后,前期宜少澆水,多中耕,注意及時插架,以減輕發病。
5、發病初期噴淋72.2%普力克水劑400倍液,每平方米噴淋對好的藥液2~3升,或15%惡霉靈(土菌消)水劑450倍液,或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每平方米3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