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根腐病的防治
黃瓜根腐病

黃瓜根腐病

黃瓜根腐病



【癥狀】主要侵染根及莖部,初呈水浸狀,后腐爛。莖縊縮不明顯,病部腐爛處的維管束變褐,不向上發展,別于枯萎病。后期病部往往變糟,留下絲狀維管束。病株地上部初期癥狀不明顯,后葉片中午萎蔫,早晚尚能恢復。嚴重的則多數不能恢復而枯死。
【病因】鐮刀菌根腐病的病原為瓜類腐皮鐮孢菌。在土壤及病殘體上越冬,其厚垣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5-6年。病菌從根部的傷品侵入。高溫高時利于發病,連作、低洼地、土質黏重利于發,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5℃。擬莖點霉根腐病的病原為擬莖點霉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15-30均可發病,20-25℃發病重。土壤黏重,通透性差,植株生長衰弱易發病。
【防治方法】
(1) 有條件的與十字花科、百合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2)采用高畦栽培,認真平整土地,防止大水漫灌及雨后田間積水,苗期發病要及時松土,增強土壤透氣性。
(3)發病初期噴灑或澆灌50%甲基硫菌靈(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配成藥土撒在莖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