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葵葉點霉紫斑病的防治
落葵葉點霉紫斑病

【癥狀】主要為害葉片。葉斑圓形、近圓形或不規則形,老熟病斑易破裂并脫落成穿孔狀,病斑上病癥通常不大明顯,有時可見極微細的稀疏的小黑點,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病因】北方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殘體上或遺落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釋放出分生孢子進行傳播蔓延。在我國南方,周年種植落葵和甘薯的溫暖地區,病菌輾轉傳播為害,無明顯越冬期,分生孢子借雨水濺射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生長期遇雨水頻繁,空氣和田間濕度大或田間積水易發病。該病在南方8~9月份常與其他葉斑病混合發生,混合為害。反季節栽培易發病。
【防治方法】
(1)收獲后及時清除病殘體,集中燒毀或深埋。
(2)選擇地勢高燥地塊種植,雨后清溝排漬,以降低田間濕度。
(3)實行輪作倒茬,避免連作。
(4)發病初期噴灑30%氧氯化銅懸浮劑800倍液或30%堿式硫酸銅懸浮劑4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每667m2噴對好的藥液50升,連續防治2~3次。采收前5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