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青霉軟腐病的防治
山藥青霉軟腐病

山藥青霉軟腐病

山藥青霉軟腐病



【癥狀】主要為害塊莖。初在塊莖截口面或塊莖表面產生大小不等的白色絮狀菌絲團,后變成淺藍色霉層,病部軟腐,最后干縮,不能食用。
【病因】病菌主要隨同病株和病殘體在土壤、堆肥、菜窖或留種株上越冬,也可在黃條跳甲等蟲體內越冬。借助昆蟲、灌溉水及風雨沖濺,從植株傷口侵入,在傷口或細胞間吸收營養,分泌果膠酶分解寄主細胞的中膠層,使寄主細胞離散。
【防治方法】
提高栽培管理技術,加強農業防病措施:定植前土壤需深翻曝曬,前茬以豆類和蔥蒜等作物最好;地勢要排灌方便防止土壤粘重;適期播種定植,以避免包心期感病階段與當地雨季相遇;缺水肥或蹲苗時間過長時,土壤于裂傷根或大水漫灌后幼苗猛長,葉柄上易產生自然裂口,常會給病菌侵染造成可乘之機,因此要增施底肥,及時灌水追肥,“一促到底”,不斷清除病株爛葉,穴內施以消石灰進行滅菌。
防治害蟲,避免蟲傷:病菌極易從黃條跳甲、菜青蟲、甘藍夜蛾、小菜蛾,蕪菁葉蜂、猿葉蟲、地蛆等害蟲造成的蟲傷入侵,加之蟲體也可帶菌,造成病害的傳播蔓延。因此應及時施藥防治。鱗翅目害蟲可噴2.5%敵殺死800~l000倍液、40%氧化樂果1000~2000倍液、敵百蟲原粉2 000倍液、50%敵敵畏乳油1000~1500倍液;甲蟲類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80%敵敵畏乳油l500~2000倍液噴霧或灌根殺死幼蟲;種蠅和蘿卜蠅的成、幼蟲亦可用上述藥劑進行噴霧和灌根,還可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平方米125~150克對水60升,或2.5%敵百蟲粉、4.5%甲敵粉、5%西維因粉每667平方米1~1.5千克處理土壤,2.5%敵百蟲粉亦能噴粉防治成蟲,用量同前。
選用適應當地條件的抗病品種:抗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品種大多數也抗軟腐病;外葉直立、葉面蠟粉厚、色深綠的品種一般比外葉貼地、葉面蠟質薄、色黃綠的柔嫩多汁品種抗病。
藥劑防治:于發病前和發病初,及時在靠近地面的葉柄基部和莖基部噴施農用鏈霉素或新植霉素200毫克/升,敵克松原粉1000倍液或38%惡霜嘧銅菌酯800倍液,或50%代森銨600~8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或氯霉素300毫克/升,7~10天噴藥1次,共2~3次,重者進行灌根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