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霜霉病的防治
蔥霜霉病

蔥霜霉病

蔥霜霉病



【癥狀】南方以洋蔥為主,北方則以大蔥為主。主要危害葉、花梗,有時發展到鱗莖。葉片染病,初在葉上產生黃白色或乳黃色的病斑,呈紡錘形或橢圓形,其上產生白霉(孢子囊及孢子梗),后變暗紫色,若在葉的中下部感病,則在感病部的上部葉片干枯死亡。花梗染病,初呈黃白色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濕度大時病部能長出大量白霉(孢子囊及孢子梗),嚴重時花梗病部軟化易折斷。蔥的基部感染,能使病株矮縮,葉畸形或扭曲,濕度大時病部能長出大量白霉(孢子囊及孢子梗)。
【病因】病菌主要以菌絲體在鱗莖內越冬,也能以卵孢子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還可以菌絲體在種子上越冬。翌年春天條件適宜時萌發,通過氣流傳播、雨水反濺傳至寄主植物,經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病部產生的孢子囊、游動孢子借雨水濺射、氣流、小昆蟲傳播,從氣孔侵入引起多次侵染。病菌喜溫暖、高濕環境,發病最適宜的環境條件為溫度13~25℃,相對濕度90%以上。
【防治要點】
?、龠x用抗病品種:如洋蔥,紅皮品種抗病,其次為黃皮,而白皮品種感病。
?、谶x種與種子處理:從無病田或無病株上采種,或用50℃溫水浸種25分鐘,在冷水中冷卻后播種或用種子重量0.3%的25%瑞毒霉拌種。
③科學選地:選擇地勢高燥或排水方便的地塊種植,并與非蔥類植物實行2~3年輪作。
?、芮鍧嵦飯@:及時清理病株、病葉,并要求帶出田間集中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