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菟絲子的防治
馬鈴薯菟絲子

馬鈴薯菟絲子



【癥狀】菟絲子以藤莖纏繞在馬鈴薯植株上為害,致受害株莖變細或彎曲,植株低矮,葉片小而黃,結薯小。嚴重的莖被菟絲子纏滿,整株朽住不長,直至死亡。
【病因】菟絲子種子可混雜在寄主種子內及隨有機肥在土壤中越冬。其種子外殼堅硬,經1—3年才發芽,在田間可沿畦埂地邊蔓延,遇合適寄主即纏莖寄生為害。
【防治方法】
(1)精選種子,防止菟絲子種子混入。
(2)深翻土地21cm,以抑制菟絲子種子萌發。
(3)摘除菟絲子藤蔓,帶出田外燒毀或深埋。
(4)掌握在菟絲子幼苗未長出纏繞莖以前鋤滅。
(5)受南方菟絲子為害的地方,可實行輪作。
(6)推行廄肥經高溫發酵處理,使菟絲子種子失去發芽力或漚爛。
(7)生物防治噴灑魯保1號生物制劑,使用濃度要求每ml水中含活孢數不少于3000萬個,每667m2 2—2.5L,于雨后或傍晚及陰天噴灑,隔7天1次,連續防治2—3次。在噴藥前,如能破壞菟絲子莖蔓,人為制造傷口,防效可明顯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