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葉腐病的防治
葉腐病

葉腐病

葉腐病



【癥狀】只為害葉片,被害葉片初呈水燙狀濕腐病斑,擴大后病斑呈不規則形,在濕潤條件下病部呈灰綠色,干燥時變為灰白色。連續陰雨時,病害蔓延很快,整個葉片甚至全株葉片腐爛,僅殘留主脈和較完整的葉柄。潮濕條件下,在濕腐的病部可見蛛絲狀菌絲體繞,后逐漸糾結形成棕褐色球狀的菌核。
【病因】病菌以菌絲體在病部或以菌核遺落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條件適宜,越冬菌絲恢復生長,菌核萌發長出菌絲,菌絲接觸菜葉組織后進行侵染而發病。菜葉發病后,病部上的菌絲借接觸或攀纏作用向附近葉片及四周菜株蔓延擴展,致使病害在田間成窩發生,病情不斷擴大。 病菌在10~38℃范圍內均可發育,最適溫度28~32℃。菌核在27~30℃和有足夠濕度時,1~2天內即可萌發長出菌絲,6~10天又可形成新的菌核。光照條件對菌核形成有刺激作用。高溫高濕天氣及臺風或雨水頻繁季節,或地勢低洼及種植過密及偏施氮肥時發病重。
【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 避免在前茬水稻或大豆紋枯病發生嚴重地塊種植大白菜。加強肥水管理, 避免偏施過施氮肥,增施磷鉀肥,適度澆水,避免田間濕度過高。及早發現并拔除中心病株,燒毀或深埋。適時噴施植寶素等生長促進劑促使菜株早生快發。
②藥劑防治 發病初期可用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或3%井崗霉素水劑2000倍液,或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每7天1次,連續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