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椰菜灰霉病的防治
灰霉病

灰霉病



【癥狀】苗期染病,幼苗呈水浸狀腐爛,上生灰色霉層。成株染病多從距地面較近的葉片始發。初為水浸狀,濕度大時,病部迅速擴大,呈褐色至紅褐色。病株莖基部腐爛后,引致上部莖葉凋萎,且從下向上擴展,或從外葉延至內層葉,致結球葉片腐爛,其上常產生黑色小菌核。貯藏期易染病,引起水浸狀軟腐,病部遍生灰霉,后產生小的近圓形黑色菌核。花椰菜、青花菜染病,主要為害花,病部長出灰色霉狀物。
【病因】主要以菌核隨病殘體在地上越冬。翌春環境適宜時,菌核萌發產生菌絲。菌絲上長出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產出芽管侵入寄主為害,又在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當遇到惡劣條件時,又產生菌核越冬或越夏。灰葡萄孢菌適應力強,在自然條件下,分生孢子經138天仍具萌發能力,在溫暖的南方可以安全越冬。該菌5~30℃均可蔭發,適溫13~29℃,適宜相對濕度90%以上。當氣溫20℃,相對濕度連續保持在90%以上,寄主處于感病階段,此病易發生和流行。 發病初期用10%速克靈煙劑每畝200-250g,或噴施6.5%甲霉靈超細粉塵劑或5%加瑞農粉塵劑每畝1kg.
【防治方法】發病后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噴霧,隔7天-10天噴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