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缺鐵缺鉀癥的防治
缺鐵癥

缺鐵癥

缺鉀癥



缺鐵癥
【癥狀】植株新葉、腋芽開始變黃白,尤其是上位葉及生長點附近的葉片和新葉葉脈先黃化失綠,新生黃瓜皮色發黃。
【病因】在石灰質土壤上,由于土壤偏堿,極容易發生缺鐵,特別是在大量施用磷肥的情況下,磷與鐵結合成難溶性磷酸鐵,也極容易發生缺鐵現象。土壤干燥或過濕,根的吸收機能下降,也會使鐵的吸收受阻。
【防治方法】保持土壤pH6~6.5,施用石灰不要過量,防止土壤變為堿性;注意土壤水分管理,防止土壤過干、過濕。每畝施硫酸亞鐵(黑礬)2~3公斤作底肥。應急時可葉面噴施0.2%~0.5%硫酸亞鐵水溶液1~2次。
缺鉀癥
【癥狀】植株矮化、節間變短,葉片小、呈青銅色。葉緣、葉脈漸次黃化,順序明顯。后期葉緣枯死,葉片向外側卷曲,主脈下陷,最終葉片失綠枯死。瓜條短,膨大不良,常出現“大肚瓜”。
【病因】在砂土等含鉀量低的土壤中易缺鉀;施用堆肥等有機質肥料和鉀肥少,供應量滿足不了吸收量時易出現缺鉀癥;地溫低,日照不足,過濕等條件阻礙了對鉀的吸收;施氮肥過多,產生對鉀吸收的拮抗作用。
【防治方法】底肥要增施有機肥和鉀素肥料,可從兩側開溝施入硫酸鉀或草木灰,施后蓋土并澆一次水。應急時也可葉面噴灑0.2%~0.3%磷酸二氫鉀或1%草木灰侵入液,每5~7天1次,連續噴施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