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藍黑腐病的防治
黑腐病

黑腐病

黑腐病



【癥狀】在甘藍、花椰菜上,黑腐病主要為害葉片,病菌由水孔侵入,多從葉緣發生,再向內延伸呈“V”字形的黃褐色枯斑,在病斑的周圍常具有黃色暈圈;有時病菌沿葉脈向內擴展.產生黃褐色大斑或者葉脈變黑呈網狀,病菌如果從傷口侵入,可在葉片的任何部位形成不規則形的黃褐色病斑。病菌由病葉的導管(又叫維管束)發展到莖部的導管上,然后從莖部導管向上和向下擴展,引起菜株萎蔫。剖開球莖可見到導管變黑色。天氣干燥時,葉片病斑干而脆。濕度大時,病部腐爛,但沒有臭味。 識別要點:葉片上產生“V”字形黃褐色病斑;導管(又叫維管束)變黑色;葉片腐爛時,不發生臭味,可區別于軟腐病。
【病因】甘藍受黑腐病危害很普遍。首先要從減少和消滅越冬病原菌入手。混入土壤中病殘體中的細菌,一般只能存活1年,據此實行2年以上非十字花科輪作換茬,以防止傳病菌。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50——600倍液,或抗菌劑“401”600倍液,或60%琥乙磷鋁(DTM)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7——10天1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