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瓜蔓枯病的防治
蔓枯病

蔓枯病

蔓枯病



【癥狀】葉片染病,多從葉緣開始發病,形成黃褐色至褐色“V”字型病斑,其上密生小黑點,干燥后易破碎。莖蔓染病,主要在莖基和莖節等部位,初始產生油浸狀小病斑,逐漸擴大后往往圍繞莖蔓半周至一周,縱向可長達幾十厘米,病部密生小黑點,后期病斑變成黃褐色。田間濕度大時,病部常流出琥珀色膠質物,干燥后縱裂,造成病部以上莖葉枯萎。此病在病部產生小黑點為主要識別特征,莖部發病后表皮易撕裂,引起瓜秧枯死,但維管束不變色,也不危害根部,可與枯萎病相區別。
【病因】發病規律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也可帶菌傳播。翌春條件適宜時,病菌從水孔、氣孔、傷口等處侵入,引起發病。由真菌子囊菌亞門甜瓜球腔侵染引起。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種子也可帶菌傳播。病菌喜溫暖、高濕條件,適宜溫度20℃~25℃,相對濕度85%以上。保護地栽培通風不及時、種植密度過大、光照不足、空氣濕度過高時發病重。露地栽培主要在夏秋雨季發生,雨水多或忽晴忽雨,天氣悶熱等氣候條件下易流行。平畦栽培、排水不良、缺肥以及瓜秧生長不良等情況會加重病情。浙江及長江中下游地區黃瓜蔓枯病發病盛期5~6月和9~10月。
【防治方法】
1、實行2-3年的輪作。
2、發現病株及時清除深埋或者焚燒。
3、采用配方施肥技術,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合理利用生物肥料、活性有機肥料及有機無機復混肥料。
4、化學防治 1、黃瓜蔓枯病是土傳病害,在黃瓜定植緩苗后,在植株周圍地面可以用70%的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與80%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按1:1比例混合成300-400倍液或30%甲霜惡霉靈600倍液或38%惡霜嘧銅菌酯800倍液噴灑地面,可以有效防治蔓枯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