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紫斑病的防治
大蔥紫斑病

大蔥紫斑病

大蔥紫斑病



病原 Alternaria porri
【癥狀】 主要發生在葉片和花梗上,發病初期病斑小,灰色至淡褐色,中央微紫色。其上有黑色煤污點狀物。病斑很快擴大為橢圓或紡錘形,凹陷,暗紫色,常形成同心輪紋。環境條件適宜時,引起外葉大量枯死。病斑常擴大到全葉,或繞花梗一周,使花梗和葉倒折。
【病因】 在冬季較寒冷地區,紫斑病菌在病株上越冬或者以菌絲體在田間病殘體內越冬,翌年春季越冬病菌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和雨水傳播,接觸并侵入蔥類葉片。在冬季較溫暖地區,病菌的分生孢子得以周年在田間蔥類作物上持續發生。紫斑病菌由葉片的氣孔、傷口侵入,也可直接穿透葉表皮而侵入。分生孢子萌發和侵入需要葉面有露水并保持足夠的濕潤時間,發病最適溫度為25~27℃,l2℃以下不適于發病,因而在高溫多雨的夏季發病重,梅雨和臺風時期病害蔓延很快。陰濕多雨的地區或年份往往大流行。缺肥地塊,尤其是中后期脫肥時,植株生長勢減弱,抗病性降低,發病加重。砂性土壤和易旱地塊發病早而重。不同品種間發病程度有差異,紅皮洋蔥葉面蠟質層較厚,發病較輕,而黃皮和白皮洋蔥葉面蠟質薄而少,發病較重。
【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 選用抗病或輕病品種。重病地與非蔥類作物輪作。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收獲后深耕。育苗地和栽植地應平坦肥沃,排水方便。實行健身栽培,施足基肥,適時追肥,以氮為主,氮、磷、鉀平衡施用,防止生長后期脫肥。適時收獲,低溫貯藏,防止病害在貯藏期繼續蔓延。
?、谒幓ǚ乐?發病初期,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40%滅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天1次,連續防治3~4次,均有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