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斑潛蠅的防治
南美斑潛蠅

南美斑潛蠅
南美斑潛蠅



學名 Lirimyza huidobrensis
【癥狀】 與美洲斑潛蠅不同,該蟲嚴重危害豆類及芹菜,一般不危害或很少危害茄科的番茄、辣椒和茄子等。成蟲用產卵器把卵產在葉中,孵化后的幼蟲在葉片上、下表皮之間潛食葉肉,嗜食中肋、葉脈,被食葉成透明空斑,造成幼苗枯死,破壞性極大。幼蟲常沿葉脈形成潛道,幼蟲還取食葉片下層的海綿組織,從葉面看潛道常不完整,初期呈蛇形隧道,但后期形成蟲斑,別于美洲斑潛蠅。成蟲產卵取食時造成傷斑,使植物葉片的葉綠素細胞和葉片組織受到破壞,受害嚴重時,葉片失綠變成白色。
【病因】 成蟲體長1.7~2.25毫米。額明顯突出于眼,橙黃色,上眶稍暗,內外頂鬃著生處暗色,足基節黃色具黑紋,腿節基本黃色,但具黑色條紋直到幾乎全黑色,腔節、附節棕黑色。低齡幼蟲體白色,高齡幼蟲頭部及胸部前端黃色,體大部為白色。 蛹初期呈黃色,逐漸加深直至呈深褐色,比美洲斑潛蠅顏色深且體型大。后氣門突起與幼蟲相似 。
發生規律 南美斑潛蠅在國內發生代數不詳。在保護地內于2月下旬蟲口密度迅速上升,3月份后便可造成嚴重危害,并可持續到5月中旬前后。在露地蔬菜上,于4月上中旬可見到由棚室中遷出的成蟲危害菜苗,5月中下旬后數量急增,并造成危害,至6月下旬后,由于氣溫高等諸多原因,數量迅速下降。此時田間斑潛蠅主要為美洲斑潛蠅,至9月份以后,種群數量又開始上升,10月份后陸續遷移到秋延遲的大棚中危害,亦可造成較大的損失。在溫室中,12月份常可大發生,進入l月份后,由于溫度較低,數量又趨下降。南美斑潛蠅的成蟲主要在白天活動,通過黃板誘集,從早8時至晚8時的誘蟲量是全天總蟲量的75%。而在白天,成蟲則以上午10時和下午4~6時最為活躍,因而噴藥防治最好選擇在上午活躍時進行。
【防治方法】①控制蟲源 在溫室或棚室中,豆類蔬菜應與南美斑潛蠅不喜食的寄主植物,如辣椒、番茄、茄子等間作,一定不要與芹菜、茼蒿間作。在露地豆類蔬菜種植區,周圍不應有芹菜。
② 藥劑防治 在發生早期應使用消滅幼蟲的藥劑,常用的藥劑有36%克蛾蠅乳油1000倍液,或50%殺螟丹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0%殺蟲雙水劑8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l%甲胺基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或25%滅幼脈3號懸浮劑1500倍液,或20%殺鈴脲懸浮劑8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等藥劑噴霧。噴藥時一定仔細,使每一片葉均著藥。
③ 誘殺成蟲 在溫室或大棚中,可采用滅蠅紙誘殺。在成蟲發生始盛期至末期,每667平方米設置15個誘殺點,每點放置1張誘蠅紙,每3一4天更換l次。也可使用斑潛蠅誘殺卡,使用時,將誘殺卡揭開,掛在成蟲數量多的地方,每15天更換1次。也可采用黃板誘殺法消滅成蟲,在室內設置黃色誘蟲板,涂成橙黃色,并抹10號或11號機油,掛在行間1.5米高處,有明顯的誘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