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斑須蝽的防治
大蔥斑須蝽

大蔥斑須蝽

大蔥斑須蝽


學(xué)名 Dolycoris baccarum
【癥狀】 成蟲和若蟲刺吸嫩葉、嫩莖。莖葉被害后,出現(xiàn)黃褐色斑點(diǎn),嚴(yán)重時(shí)葉片卷曲。
【病因】 成蟲體長(zhǎng)8~13.5毫米,寬約6毫米,橢圓形,黃褐色或紫色,密被白絨毛和黑色小刻點(diǎn)。觸角黑白相間。小盾片末端鈍而光滑、黃白色。
生活習(xí)性 以成蟲在田間雜草、枯枝落葉、植物根際、樹皮下越冬。4月初開始活動(dòng),4月中旬交尾產(chǎn)卵,4月底5月初幼蟲孵化,第一代成蟲6月初羽化,6月中旬為產(chǎn)卵盛期,第二代于6月中下旬7月上旬幼蟲孵化,8月中旬開始羽化為成蟲,10月上、中旬陸續(xù)冬。卵多產(chǎn)在作物上部葉片正面或花蕾、果實(shí)的包片上,多行整齊排列。
【防治方法】清理菜地,可消滅部分越冬成蟲,人工摘除卵塊。發(fā)現(xiàn)成蟲后用50%辛磷乳油500倍液,或50%殺螟硫磷乳油 800倍液,或50%丙溴磷乳油10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000~2 000倍液,或8%殺蟲素乳油3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1500液,或20%除盡懸浮 劑1000倍液,或25%唑蚜威乳油1000~1500倍液,或5%銳 特懸浮劑2000倍液,或18.1%富銳乳油2500倍液,或1%海正滅蟲靈乳油3000倍液藥劑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