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香鳳蝶的防治
茴香鳳蝶的防治

茴香鳳蝶的防治

茴香鳳蝶的防治



茴香鳳蝶
學名 Papilio machaon
【癥狀】 為害胡蘿卜及芹菜、茴香等蔬菜,以幼蟲蠶食寄主葉片成缺刻,或僅留主脈和葉柄。
【病因】 成蟲分春型和夏型,春型體長24~28毫米,翅展80~84毫米;夏型體
長30~34毫米,翅展88~100毫米。成蟲背面為黑色縱帶,側面黃色。前后翅底色為黑色,在外緣和亞外緣處各有一列彎月形黃斑,翅中央從前緣至后緣也有一列由小到大排列的黃斑。前翅近前緣中部有3個黃斑;后翅中央列黃斑的內側有一卵形大黃斑,臀角處有一尾突,其基部內側有一紅斑。前后翅在大斑與彎月形斑之間仍有一列淺藍色斑紋。卵球形,淡黃色,后呈紫黑色。成長幼蟲體長52~55毫米,體綠色。頭部具黑縱紋,胸、腹部各節有由紅、黑斑組成的橫紋,且每節前緣均黑色。蛹黃褐色,頭頂內陷,兩側呈角狀突,胸部背面和側面亦有外突,背面有黃色條紋。
生活習性 每年發生2代,以蛹在灌木叢越冬。成蟲白天活動,吸食花蜜,飛翔能力
強。成蟲產卵于葉面,為散產。幼蟲孵化后,白天藏于葉背,夜間蠶食嫩葉和未老化的成長葉片。幼蟲為害期出現在5~8月。當幼蟲受驚擾時在頭、胸間伸出臭腺角,分泌臭液以防御。幼蟲老熟后在寄主葉片或枝條上化蛹,幼蟲先吐絲把體末固定在附著物上,然后吐絲把蟲體中部與附著物松纏,再化蛹。
【防治方法】①農業措施 在幼蟲零星發生時,可根據其為害狀在受害葉附近把其尋找出來并殺死。入冬后,鏟除田間及周圍的寄主和其他雜草,可以減少越冬蛹。②藥劑防治 在幼蟲數量少時,可結合其他害蟲的防治進行兼防。在幼蟲數量多時,可進行專門的藥物防,可用50%殺螟硫磷乳油1000~1200倍,或2.5%敵殺死乳油2000倍液,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7051殺蟲素乳油2000~2500倍液,或50%保棉安乳油1500~2000倍液等藥劑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