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灰斑病的防治
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

玉米灰斑病



【癥狀】 玉米灰斑病在整個生育期皆可發生,但以抽雄和灌漿期發病為重。發病初期為水漬狀淡褐色斑點,這些條斑與葉脈平行延伸,常呈矩形,對光透視更為明顯,病斑中間灰色,邊緣有褐色線。病斑大小為2―4×10―24(mm),通常在葉片兩面產生灰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到中后期多數病斑結合后葉片變黃枯死。該病在我縣流行發生,已給玉米生產造成了巨大損失。
【病因】病菌主要以子座或菌絲隨病殘體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以后病斑上產生分生孢子進行重復侵染,不斷擴展蔓延。玉米灰斑病是一個空氣傳播的病害。病原菌在本地病殘體越冬。分生孢子從植株的下部向上部傳播, 然后在株間傳播[
【防治方法】一、選用抗病豐產品種,如北玉二號、海禾1、北玉16號、屯玉7號、雅玉889等。
二、清潔田園,減少菌源基數。(1)、在玉米收獲后至播種前,將玉米灰斑病病株殘體進行有效處理,用作燃料或高溫漚肥,減少病害的初次侵染源,有效預防玉米灰斑病的發生。(2)、玉米發病后,在病株率達到70%,病葉率達20%左右時,摘除病株下部2-3片病葉,減少病害的再次侵染源。
三、實施保健栽培控病。(1)、適時早播,充分利用前期的光熱資源,能使玉米危險生育與發病高峰期錯開,減輕發病。(2)、合理密植,規范化栽培,改善田間小氣候,有利于通風透光,增強植株抗性,預防病害的發生。實行雙行條播,每畝3500-4000株。(3)、實施平衡施肥,畝施廄肥1000-2000公斤、尿素10公斤、普鈣40-50公斤、鉀肥10公斤、鋅肥1公斤作底肥;第一次追肥(5葉期)畝追尿素15公斤,結合淺中耕除草;第二次追肥(大喇叭口期)畝追尿素25公斤,并中耕高培土。
四、適時選用對口藥劑防治。分別于發病初期、大啦叭口期和抽雄吐絲期選用70%甲基硫菌靈、70%甲基托布津80―100克/畝或10%苯醚甲環唑30克/畝兌水50公斤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