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蔥紫斑病的防治
韭蔥紫斑病

【癥狀】初期在葉尖或花梗上出現近橢圓形至梭形白色小病斑,略凹陷,以后逐漸擴大成黃褐色至灰褐色紡錘形或橢圓形病斑,邊緣常具有黃色暈環。空氣潮濕時病斑上產生輪紋狀紫紅色或紫褐色霉層,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因】發病適宜溫度25-27℃,孢子萌發和侵入需要飽和濕度。通常砂壤土、田間管理差、缺水或缺肥,或蔥薊馬為害嚴重,此病發生嚴重。
【防治方法】
1.施足底肥,增施有機肥,加強田間管理,增強寄主抗病力。
2.重病地塊實行2年以上與非蔥、蒜類蔬菜輪作。
3.發病初期噴藥防治。可選用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50%敵菌靈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65%多果定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根據病情防治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