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美洲斑潛蠅的防治
斑潛蠅

斑潛蠅

斑潛蠅

斑潛蠅



【癥狀】幼蟲潛食葉片柵欄組織,形成不規則彎曲的蛇形蛀道,幼蟲排泄的黑色蟲糞交替排在蛀道兩側。蛀道長度和寬度隨蟲齡的生長而增大。老熟幼蟲從蛀道頂端咬破上表皮鉆出葉面,滾落上中或在葉面上化蛹。
【病因】美洲斑潛蠅在我國南方可終年發生,無越冬現象;北方地區露地自然條件下不能越冬,但可在溫室內越冬。李洪奎等(1998)報道,美洲斑潛蠅在山東濰坊(北緯36°4′)自然條件下不能越冬,這與國外報道該蟲在北緯35°以北自然環境中不能越冬是一致的。該蟲在我國年發生代數南北差異較大。南方自然條件下年發生16~24代,華北地區6~14代。內蒙古赤峰市露地年僅發生3~4代,但在溫室內可發生8~11代。
【防治方法】1.農業防治。農業防治措施包括作物品種合理布局、輪作、調整播植期、清潔田園及改善田間小氣候等。
2.化學防治。從各地的研究結果看,目前防治美洲斑潛蠅效果最好的藥劑是生物農藥阿維菌素類(愛福訂害極滅、蟲螨克等),其次是沙蠶毒素類(殺蟲單、殺蟲雙、巴丹等)、有機磷類的毒死蜱、農地樂以及擬除蟲菊酯類的功夫、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等,其它如蠅蛆凈、滅蠅胺等亦有較好的防效。
阿維菌素類農藥對美洲斑潛蠅成蟲的取食和產卵有顯著的忌避作用,對幼蟲有很強的殺傷力,且持效期長,與其它農藥相比對美洲斑潛蠅寄生蜂的殺傷力最小(黃居昌等,1999),因此,阿維菌素類農藥及其復配制劑已成為我國目前防治美洲斑潛蠅的首選藥劑。沙蠶毒素類農藥效果也很好,但持效期短。菊酯類農藥對成蟲的效果比幼蟲的好,而且持效期也短。因此,在成蟲大量發生時,可考慮用菊酯類農藥防治。生產上為防止和延緩抗性的形成,應注意各類農藥輪換使用。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目前主要致力于保護和助長寄生蜂等天敵以充分發揮其對美洲斑潛蠅的自然控制作用,主要措施還是通過使用選擇性農藥。
4.物理防治。利用美洲斑潛蠅對黃色的強烈趨性,在田間設置黃板可誘殺大量成蟲。
在美洲斑潛蠅發生較重時期,利用阿維菌素、綠菜寶、蠅螟凈、樂齊、蠅殺等10種農藥防治大田中的美洲斑潛蠅。結果表明,60%的蠅螟凈800倍和阿維菌素2000倍防效較好,施藥1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別為86.87%和82.24%,而80%蠅殺和1%環寶乳油相對效果較差。利用高脂膜、1.7%印楝乳油對美洲斑潛蠅的室內試驗表明,30倍高脂膜能最佳抑制其取食,噴藥5d后拒食率可達78.95%,也能有效抑制其產卵,拒產卵率可達72.41%,產出的卵經高脂膜處理后,孵化率降為30.19%,而1.7%印楝乳油對美洲斑潛蠅的拒產卵率、拒食率、抑制孵化率效果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