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師大將建1萬平米馬鈴薯研發大樓
蔬菜網 時間:2018/1/12 來源:都市時報 閱讀數:557 網友評論:2
剛剛成為2017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建議人選的青年學者尚軼,正在云南師范大學率隊推行“優薯計劃”。據悉,云師大馬鈴薯科學研究院承擔了國家“優薯計劃”項目的實施,將改良馬鈴薯技術研究,用種子繁殖代替塊莖繁殖,提高繁殖系數、加快育種周期。
旨在發現馬鈴薯基因秘密
據了解,云南師范大學馬鈴薯科學研究院于2016年9月正式揭牌,由云南師范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云南英茂集團有限公司三方合作共建,是我國*個馬鈴薯科學研究院。研究院設置了基因組學與生物信息學、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馬鈴薯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馬鈴薯栽培生理與貯藏加工、馬鈴薯植物保護5個學科方向和1個馬鈴薯“產-學-研”一體化平臺。
據尚軼介紹,今年上半年,云師大馬鈴薯科學研究院將在云師大呈貢校區同析樓建成一個近1萬平米的研發大樓。“‘優薯計劃’旨在發現更多馬鈴薯基因的秘密,破解馬鈴薯的結構性障礙。這是一個長遠的計劃,初步研究至少需要15年的時間。研發大樓建成后,除了一些研究工作,我們也會在這里舉辦一些論壇,引進更多的前沿科學。”尚軼表示。
在云師大的支持下,尚軼已組建了自己的研究團隊。“我們團隊負責‘優薯計劃’其中一個方向的研究,我們今后也會與一些育種家合作,將理論成果轉化為實際的東西,才能真正讓老百姓受益。”尚軼說。
在云南做馬鈴薯“偵探”
除了剛剛入選的“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尚軼早已獲得諸多榮譽,如深圳市*領軍人才、華耐園藝科技獎、國家發明專利6項、主持或作為核心骨干參加了4項*科研項目和1項省部級項目、研究成果入選2014“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的30項候選成果……都是對他多年來傾心科研的*認可。
尚軼出生于1982年,此前一直在北京從事蔬菜方面基因研究。2017年3月,尚軼作為云南師范大學青年引進人才,來到生命科學學院開始從事馬鈴薯研究工作。“云師大具有30年的馬鈴薯研究歷史,已具備一定的研究基礎和研究成果,而馬鈴薯作為中國排名第三位的主糧,也符合我的的轉型方向。”尚軼說。
在尚軼眼中,搞科研就像破案,他說:“和團隊一起發現更多馬鈴薯基因的秘密,很有意思。”
相關新聞
- 我國*富鋅馬鈴薯新品種在云南育成
- 四川寧南縣農牧局狠抓馬鈴薯田間管理
- 張掖民樂縣打造馬鈴薯全產業鏈
- 37種特色馬鈴薯北京延慶“一鍋燴”
- 貴州威寧縣為種植戶免費發放馬鈴薯種薯
- 山西省地震局幫扶發展馬鈴薯“一畝田”
新聞關鍵字: 馬鈴薯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