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定西:小土豆的72般變化
蔬菜網 時間:2018/1/17 來源:甘肅日報 閱讀數:402 網友評論:1
在全國三大馬鈴薯產區之一的甘肅省定西市,小土豆出現“72般變化”,變身為系列優質種薯、精淀粉、粉條、面條、餅干、薯條等主食化休閑化產品,成為助農增收的“金豆豆”。
“這是用土豆加工的餅干和薯餅。”在甘肅巨鵬清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產品展示廳里,這個公司的行政中心主任王亞軍逐一介紹他們研發的營養休閑產品,“這是采用本地優質馬鈴薯淀粉精制而成,營養含量高,口感好。”
記者試嘗了一塊餅干,口感酥脆,雖然甜味稍淡,但薯香濃郁,回味無窮。
“如今,土豆面粉、土豆粉條、土豆面條等食品,正逐漸成為大眾所青睞的主糧化產品。”甘肅藍天馬鈴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仲說,這家企業已建成馬鈴薯淀粉生產線4條,年生產馬鈴薯淀粉5萬噸,消耗馬鈴薯原料30萬噸,打造出“福景堂”牌淀粉和復合粉遠銷全國。
主糧化產品的暢銷,拉動生產原料的需求。當地企業的生產原料來自本地。企業通過土地流轉、訂單種植等方式,與當地農戶直接簽訂協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和訂單農業,不僅實現原材料保質保量供應,通過對農戶以高于市場價0.1元/公斤的價格收購,還帶動當地貧困戶戶均增收470元。多種經營形式提升了農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和種植土豆的積極性。
定西市馬鈴薯年種植面積300多萬畝,產量500多萬噸。2016年定西種薯生產企業達到32戶,*薯種占全國的60%以上;萬噸以上馬鈴薯加工企業28家,年加工能力80萬噸。
“種土豆比外出打工還要好一點。”定西市關門口村村民張林說,2017年他租了10多畝地種植土豆,一年純收入4萬元左右,“農閑時,在合作社打臨時工,*也有80-120元的收入。”
關門口村村支書劉斌介紹,在當地種薯企業引導下,全村325戶農戶種植土豆,畝均收入在4000元左右。當地致富能手準備在村里的大灣山搞觀光農業,村里不僅有近30萬元土地流轉租金,還能帶動解決村民富余勞動力就業問題。
在甘肅凱凱農業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標準化種薯繁育基地,小土豆變身為一粒粒乒乓球大小的“原原種”。“‘原原種’是*薯種,經過2次繁育,才成為農戶普遍種植的土豆品種。”安定區種子管理站*農藝師胡漢民說,一粒“原原種”要賣0.4—0.8元,一畝大棚年產25萬粒,純收入2萬元左右。
定西市已成為全國14個省市的土豆育種基地,種薯已出口至埃及、馬里、越南等6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能生產適合不同地區不同氣候生長的種薯。當地農民通過賣種薯,畝均增收2000多元,同時企業和合作社能吸納本地勞動力從事季節性務工,人均務工收入達5000多元。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