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輪作新模式初見成效(圖)
蔬菜網 時間:2018/1/22 來源:慈溪市農業局 閱讀數:400 網友評論:2
早稻

隨著大片鹽堿地的開發種植,如何改良并創造新的經濟效益成了農技部門關注的焦點。為了充分發揮輪作對土壤改良和減輕病蟲害的作用,并達到較高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浙江省慈溪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合浙江錢塘灣農業發展公司在慈溪市現代農業園區鹽堿地進行了“早稻+西蘭花”輪作新模式的項目研究。
項目組通過早稻不同的播期試種,來選擇適合的播期以避開浙東沿海地區的倒春寒及臺風。對早稻進行免耕試驗,有效縮短水稻的生育期長,省工增效,來更好的改善土壤和提高經濟效益。早稻收割后通過翻耕種植西蘭花,項目設置了西蘭花品種、播期篩選試驗,初步研究結果顯示,輪作適宜的品種為炎秀,適宜在8月上中旬播種育苗,9月中旬定植,12月上旬開始采收。
通過一年的輪作模式研究,鹽堿地西蘭花的畝產量可達885公斤以上,畝產值達到3500元以上。“早稻+西蘭花”的輪作模式的畝均經濟效益比傳統“稻麥”輪作模式的增收幅度達*以上。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