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豆之變看產業富民路徑(圖)
蔬菜網 時間:2018/2/8 來源:經濟日報 閱讀數:390
土豆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要求,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首要支撐。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的農村如何培育富民產業?從甘肅定西的土豆“72變”——變身為系列優質種薯、精淀粉、粉條、面條、餅干、薯條等主食化休閑化產品,成為助農增收“金豆豆”的過程中,或許能瞧出些產業富民的門道。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所有這些發展要素,在定西的土豆產業體系中已現雛形。
從種植水平看,當年定西人種土豆,品種單一、零星分布,現在則以標準化、規模化、訂單化種植為主,面積穩定在300萬畝,產量500萬噸,“龍頭企業+農戶”的種植基地遍地開花;從產業層次看,當年賣鮮薯養家糊口,現在則以精細化的種薯產業和精深加工為產業抓手,種薯按粒算價,淀粉產品、主食化產品種類繁多;從市場營銷看,以前走街串巷賣土豆,現在有1000多個合作社、200多家網店保障銷路不愁,還有大量優質馬鈴薯系列產品遠銷海外。
跳出定西看全國,種植、養殖、勞務是傳統意義上帶動農民增收的“三駕馬車”,在鄉村振興的新時代課題中,傳統的增收方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村發展、農業興旺、農民致富的新要求。無論是種植養殖業的經營性收入,還是勞務產業的工資性收入,如果不植入現代農業體系的發展理念,都將面臨增收“天花板”的問題,難以取得突破性變化。
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路徑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核心是提高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目標是農民持續較快增收和農業可持續發展。
定西土豆之變中就蘊含著幾個關鍵詞:其一為特色。小小土豆能夠挑起定西農民增收大梁,正是因為產業對路、產品對路。很多貧困地區受自然條件約束,土地雖然貧瘠,但并非寸草不生。只要有心,總能挖掘出特色產業,甚至是化腐朽為神奇,發展壯大成為人無我有的優勢產業。
其二為融合。實現農村產業興旺,必定要引導和推動更多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此催生農村產業發展的旺盛活力。定西土豆正是憑借著種植規模和產量打下的基礎,不斷延長產業鏈條,*終形成了從種薯、鮮薯到淀粉、主食化產品、市場服務等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在這個鏈條的每一個環節,都能為農民增收做出真金白銀的貢獻。
其三為創新,既包括農業科技層面的創新,也離不開發展模式的創新。幾十年來,定西土豆從單一品種到細分食用鮮薯型、淀粉加工型、脫毒種薯型,再到馬鈴薯主食化時代的系列產品,技術革新為產業持續優化發展注入強大生命力。與此同時,從“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訂單化種植模式,到“農戶入股企業標準化種植基地+務工”的“三變”模式,都成為不同階段企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強勁動力。
相關新聞
- 河北臨西發展菌菇產業富民增收
- 太行紅薯小鎮產業富民
- 黑龍江:馬鈴薯鮮食玉米產業富民
- 江蘇現代農業(西甜瓜)產業技術體系綠色防控...
- 桐梓馬鬃苗族鄉:產業富民 致富路寬
- 織金縣三甲街道 南瓜種植開辟“產業富民”新天地
新聞關鍵字: 產業富民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