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阿拉善左旗:大棚種植成了村民致富“搖錢樹”(圖)
蔬菜網 時間:2018/2/8 來源:新華網 閱讀數:532
棚外冰天雪地,棚內綠意盎然。2月4日,記者走進阿左旗巴彥霍德嘎查溫棚種植戶馬述宏的大棚內,只見馬述宏夫婦在村民的幫助下正忙著割沙蔥,溫棚里還站著幾個收購沙蔥的客商。
“春節馬上到了,也正趕上我們溫室種的蔬菜上市了,特別是我種的幾棚沙蔥供不應求,全家上陣還是忙不過來,許多商家就站在棚內等著,都想販回去賣個好價錢。”正在忙著收割沙蔥的馬述宏樂呵呵地說。
大棚種植成了村民致富搖錢樹
今年43歲的馬述宏曾是阿左旗額爾克哈什哈蘇木烏日圖霍勒嘎查牧民。由于干旱、超載放牧,他家的草場嚴重退化,收入也一年不如一年。之后他響應政府號召,退牧后搬遷到巴彥霍德嘎查??墒怯捎跊]有土地,夫妻倆靠打零工維持生計,一年忙下來仍是入不敷出。
2016年初,嘎查領導上門了解馬述宏一家的生活情況后,鼓勵他借助嘎查發展蔬菜大棚產業的優勢,租種蔬菜大棚脫貧。并于當年將馬述宏一家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根據金融扶貧富民工程相關政策,馬述宏從農業銀行貸到了2萬元貼息貸款,承包了嘎查的6座溫棚,搞起了沙蔥種植,開始了他的創業夢。在政府的幫扶下,當年馬述宏不僅還清了貸款,除去收割時的用工費用還凈賺6萬多元。
“種植溫室大棚沙蔥成本低、省工、節水,*種植多年受益,一座棚只有6分地,一年可產沙蔥8000斤,純收入2萬多元,而且沙蔥用水是玉米用水的十分之一,一個勞力可管理3至4座大棚,是牧民退牧轉產的理想產業?,F在我們一家的收入是過去的10多倍!”馬述宏說。
巴彥霍德嘎查位于阿左旗巴彥浩特鎮西南部,是個搬遷戶與老住戶相結合的純農業嘎查,過去由于農業種植單一,生產方式落后,影響了農牧民增收。如何讓嘎查村民增收致富?近幾年,該嘎查大力調整優化農牧業產業結構,發展高效日光溫室種植,由傳統的大田農業向集約型、節水型、高效型的大棚農業轉變,助推農牧民增收。在政府的扶持下,先后建成占地1184畝的高效日光溫室蔬菜大棚400座,建成配套的80萬立方米和10萬立方米的水庫2處。此后,成立了阿左旗華穎沙蔥業和綠箭大棚蔬菜業2個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牧戶”的方式,大力實施高效綠色蔬菜大棚種植。大棚蔬菜種植讓該嘎查村民全部脫貧致富。如今,僅溫棚沙蔥種植大戶謝平牽頭成立的阿左旗華穎沙蔥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擁有50戶種植戶、217座日光溫棚,解決了200多名搬遷農牧民的轉產就業問題。
“大棚蔬菜可是我們嘎查增收的‘香餑餑’,通過大棚蔬菜種植,我們嘎查的農民從幾年前的人均收入幾千元增加到2017年16300元。”巴彥霍德嘎查黨支部書記鄒衛澤說。據了解,為了發展大棚蔬菜,2017年該嘎查投資7179萬元對全部大棚實施了修繕。目前,該嘎查蔬菜年產量達5000多噸,實現年銷售收入上千萬元。其中沙蔥備受客商青睞,銷往銀川、武威、景泰等周邊城市和我區呼市、包頭、臨河、烏海等地,該嘎查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嘎查。
相關新聞
- 畢節威寧:蔬菜產業托起群眾增收致富夢
- 梅州市梅縣區白渡鎮發展有機蔬菜種植帶動村民...
- 云南武定農民種植高原蔬菜拔掉窮根子(圖)
- 青海民和露地蔬菜喜獲豐收(圖)
- 甘肅:蔬菜種植鋪就農戶脫貧致富路
- 陜西涇陽蔬菜產業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渠道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