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女種高山蔬菜保舌尖上的安全
蔬菜網 時間:2018/4/7 來源:重慶商報 閱讀數:461 網友評論:2
今年全國兩會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農業是*有干頭的、*有說頭的、*有看頭的,甚至是*有玩頭的,要大力發展鄉村產業振興。為了能夠種出心中*純粹、無污染的綠色蔬菜,重慶妹兒劉奕從2015年起走遍貴州多個鄉村,尋找種植綠色蔬菜的*地點和*方式,用自己的行動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
今年48歲的劉奕是個地道的重慶妹兒,但卻有著重慶崽兒的耿直、豪爽和敢打敢拼的勁兒。大學畢業后,劉奕成為太極集團的一名員工,辭職以前,她做到了太極集團貴州片區銷售經理。“到貴州后我發現他們的菜品質量和味道都很好,于是想著把貴州菜引到重慶。” 劉奕告訴記者,那時候家人并不理解,甚至反對她從收入不錯的國企辭職。“我還是選擇出來創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2003年我回到重慶做餐飲店,堅持用無農藥的生態蔬菜,沒過多久,就開了四個分店。”
本以為情況會一直好下去,然而受2014年互聯網的沖擊,為了保障蔬菜源頭的安全,讓她有了當“小農女”的想法。
“我熱愛貴州這片土地,很巧合找了個貴州老公。”劉奕笑著對記者說,從2015年開始,她便在安順關嶺、貴陽開陽等地考察。這期間,她選擇和當地合作社合作,種植她想要的蔬菜,然而預約好的蔬菜,常常因為價格原因或是其他收購商先到,便被賣給其他人了。這更加堅定了她要自己把控源頭的決心。劉奕說,但這次不僅家人反對,連老公都反對,他們不明白,劉奕不愁吃穿,收入不錯,為什么要去山里干農業,這太辛苦了。
2017年3月,劉奕*終選擇在貴州遵義的正安縣班竹鎮上壩村,承包2000畝高山平地,并成立了貴州阿綠農業高山基地,扎根高原山區,創立了種植管理、收割包裝、加工運輸全程綠色、生態、無污染的蔬菜品牌。“海拔1400米左右,每年冬天都會下*雪,剛好殺死細菌,我們不需要用藥。”
得益于基地堅守生態有機、綠色安全的品牌初心,劉奕發現自己背靠貴州高山這塊生態宜居寶地、同時嚴格遵循傳統農耕文化,順勢發展“農業+文旅”的現代農業業態,帶動當地老百姓400余人增收致富,其中234人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去年基地年產蔬菜達15000噸,產值3000萬元人民幣,產品深受沿海地區以及越南、新加坡等國外高品質餐飲企業歡迎。
劉奕說,今年基地已經實現了貴州農場到重慶餐桌的全產業鏈封閉環式運營,讓重慶市民品嘗到貴州高山上陽光雨水孕育的自然味道。“我要不忘初心,堅持把控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劉奕說。
相關新聞
- 聚力打造“國際蔬菜種業硅谷”
- 蒙城:“訂單蔬菜”助農增收
- 山東明利蔬菜憑借靚麗商標名片銷往全國(圖)
- 甘肅高臺大棚蔬菜產銷兩旺
- 山東蘭陵:蔬菜價格漲跌互現 整體價格高于去...
- 北京春節蔬菜日均供應量將增2千噸 豆角等將平...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2)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