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竹蓀產業帶領少數民族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蔬菜網 時間:2018/4/26 來源:水城縣委宣傳部 閱讀數:422 網友評論:2
目前,貴州省水城勺米鎮魚塘村種植竹蓀產業已帶領當地部分少數民族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據了解,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勺米鎮魚塘村現有村民1023戶,3694人,少數民族1330人,其中苗族1178人、彝族152人,全村現有貧困人口214戶758人,少數民族貧困人口400人,少數民族人口多,貧困程度深。
2018年初,魚塘村在水城公路管理局的大力幫扶支持下,爭取扶貧項目資金16萬元,在魚塘村少數民族聚居的魚塘組發展竹蓀產業,建設種植大棚8個,種植竹蓀4畝。村支兩委負責組織實施,動員甫紹貴等6戶*扶貧建檔立卡苗族貧困戶以4畝土地入股,每畝土地每年可獲400元的保底分紅金。安排6名苗族貧困人口長期在種植基地務工,每人每天可獲得勞務費60元。
經過2個多月的努力,至今年4月,4畝竹蓀已完全種植完畢。竹蓀每年收2季,每畝土地每年可生產竹蓀干品240斤,市場保底收購價為240元每斤,每畝地每年可收益5.76萬元,4畝竹蓀每年可收益23.04萬元。
據悉,竹蓀營養價值高,脆嫩爽口、香甜鮮美,別具風味,作為菜肴,冠于諸菌,堪稱色、香、味三絕,是宴席上*的山珍。在菇類飲食文化中的各大菜系中,幾乎都有竹蓀名菜,深受國內外賓客的喜愛。市場前景好。
魚塘村竹蓀種植每年可幫助20人苗族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帶領當地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一起共赴小康之路。
相關新聞
- 江西宜黃:竹蓀“菇”了貧困戶的錢袋子
- 江西宜豐:扶貧竹蓀喜獲豐收
- 廣西鐘山:小竹蓀開出致富“小金傘”
- 重慶梁平:大學生返鄉創業種植竹蓀
- 福建浦城:小竹蓀成為村民致富新引擎
- 四川敘永:竹蓀成為當地脫貧的“搖錢樹”
新聞關鍵字: 竹蓀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