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發展香椿種植助力增收(圖)
蔬菜網 時間:2018/5/4 來源:秭歸在線 閱讀數:449
香椿

宜昌市秭歸縣梅家河鄉憶鄉情土特產產銷專業合作社,致力于香椿及其他果蔬的種植、加工和銷售,不僅為三掌坪、肖家坪、魯家灣等村的廣大種植戶提供技術培訓和產品收購,還借助*扶貧東風,廣泛吸納當地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帶動他們發展香椿,助力脫貧攻堅。
5月2日,記者在秭歸縣梅家河鄉三掌坪村看到,合作社每天都上門收購農戶當天早上從樹上采下的香椿嫩芽,登記后統一送到縣內外各大菜市場、超市。
據了解,憶鄉情合作社是一家以香椿產業為主,其他農副產品為輔的一個農副產品加工、銷售合作社。自2013年5月成立以來,合作社已吸納了包括70多個建檔立卡貧困戶在內的108個農戶自愿加入,2015年秋季至2016春季新發展紅油香椿近900畝,其中幫助57個貧困戶發展紅油香椿115畝。合作社給社員免費提供香椿苗木和技術指導,實行訂單種植和保底收購,以增強社員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為了延伸產業鏈條,解決蔬菜銷售問題,還建起了脫水蔬菜加工廠并注冊了“勤味堂”商標。合作社還吸納社員在基地和廠里務工,增加他們的勞務收入。
三掌坪村貧困戶馬尚國,由于年過六旬,出遠門打工不太現實,2017年在合作社幫助下,定植了4畝多香椿,當年就實現了收益,加上平時就在香椿示范基地務工,預計2018年收入可過2萬元。他說:“我種了有4.6畝地的香椿,目前還在起步階段,三年以后,整個香椿可以達到萬元的收入。當地有這樣的平臺,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就業的機會,也帶動了我們發家致富。”
2017年,合作社收購并加工香椿3754公斤、朝天椒1.2萬公斤、豇豆1.98萬公斤,全年總產值達70多萬元。兩年來,有40多個貧困戶通過蔬菜銷售和在加工廠務工實現了脫貧。
憶鄉情土特產產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宋玉琳說:“預計2018年的香椿產量比2017年至少要翻三番,2018年預計可以達到15萬元左右。我們目前主要是穩定現有的幾百畝基地,下一步是把它做好做穩,讓老百姓在技術上、銷售上沒有憂慮。只要他們豐產了,以后也是一個可觀的經濟來源。”
相關新聞
新聞關鍵字: 香椿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