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抓果蔬采后保鮮 克滯銷困境
蔬菜網 時間:2018/5/20 來源:《海峽風》 閱讀數:510
和縣1.5萬畝黃金瓜滯銷、徐聞30萬畝菠蘿滯銷、資陽1000萬斤油桃滯銷……眼下已進入夏季,滯銷新聞不斷爆發,究其原因其中之一采后保鮮貯存管理不當。
發達國家均把產后貯藏加工放在農業的首要位置,美國、荷蘭、日本等國家果蔬采后損耗率不到5%,而我國由于采收不當,采后處理技術落后,貯藏條件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損耗率高達總產量的20%~30%。
農產品的保鮮和加工是農業生產的繼續,是農業再生產過程中的“二產經濟”,除了保鮮和加工帶來的高附加值,僅減少現有果蔬的損失,就可以為社會帶來近千億元的效益。
據云種養育農教育中心負責人卿細雯介紹,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如果運用正確的保鮮技術可以使產品貯藏損失率降低一半,起碼能提升10%的收益。
作為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類的企業,系統地掌握*具實用性的采后保鮮知識、經驗和先進技術,是消除產品季節性和區域性差異,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卿熙雯透露,日前云種養已與世界排名*的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簽訂合作協議,雙方聯合為中國農商企業升級打造的《采后保鮮技術研修課程3.0版》,將于2018年6月29日-7月1日在北京開課。
課程面向果蔬、花卉種植加工企業; 生鮮電商、生鮮連鎖店、連鎖超市、批發市場等流通企業;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服務企業;保鮮技術企業;農業科研機構/院校等具備一定采后保鮮知識與實踐經驗的管理及技術人員開放。
3.0版保鮮技術大課由荷蘭瓦大*農業教授楊·威斯荷、弗蘭克·凡德漢及荷蘭VA總裁威廉·凡德伯格荷領銜授課,瓦大中國首席商務代表劉珍擔任課程主任。
卿熙雯表示,四位專家均在農業及采后保鮮的專業領域擁有數十年的經驗和豐富的學術研究成果,并長期為各政府組織、學術機構、農 產品協會合作社以及歐洲和中國的知名農商公司提供多項專業服務,在業內享有很高聲譽和影響力。
用3天時間,只花1畝地的收成,不出國門就可以學到**的生鮮農產品保鮮秘訣,解決水果、蔬菜、花卉等采后保鮮難題,學成之后必將極大地增強企業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實現經濟效益的巨大提升。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