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棗莊:窮葫蘆套變“寶葫蘆”
蔬菜網 時間:2018/6/19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閱讀數:457
這幾天,吉林葫蘆套村村民尚均寶忙得不可開交:既要忙活兩家農家樂的日常經營,還要裝修鄉村大舞臺,新建觀光平臺、新增民宿房間。
“游客*比*多,不新增擴建怎么辦?”尚均寶樂呵呵地說。
葫蘆套村位于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坐落在連綿的青山之中,3.5平方公里的面積中有95%被森林覆蓋。村子順山而建,依勢造房。多年來,村民以種植花椒、核桃、板栗、玉米等為生,曾是棗莊市貧困村。
過去,村子進出不方便,路特別窄,兩輛車都走不開,村里的核桃、花椒運不出去,全村1000多口人守著綠水青山受窮。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村里只有400多人常住。葫蘆套村黨支部書記尚明程說:“地廣、人稀、樹多、人窮,這8個字就把俺村概括完了。”
這兩年,山亭區搞起了鄉村旅游,葫蘆套村還來了*書記幫扶。在各級部門的幫助下,村里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變好了,還引來了旅游投資公司。
原先偏遠落后的窮山村,變成了旅游熱門地。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這個山村接待游客超過10萬人。“現在*來村的人比過去一年來的人都多”,尚明程說。
人氣旺了,村民不用為賣不出去的農產品發愁了。板栗、核桃產量還不夠游客采摘,再加上游客臨走要捎帶的土雞、笨雞蛋、花椒等,農產品足不出戶就已賣完。
如今,葫蘆套村以資源入股旅游公司,每年都有固定收益分紅。2017年,村集體一下子收入20萬元,其中15萬用于貧困戶脫貧,5萬用于村里建設發展,當年年底,村民就全部脫貧。而在2014年,這個村集體的年收入還只有2000元。“今年,村里收入能達到30萬。”談起村子的未來,尚明程眉飛色舞。
鄉村旅游紅火了,外出的村民也陸續回來了。在葫蘆套景區的一處上山歇腳處,曾在外打工的村民張艷飛放下手中的涼皮說:“一個周末就能賣500多塊錢。離家近,還能照顧孩子,比在外面打工收入還高。”
結合當地葫蘆文化,葫蘆套村以葫蘆為造景要素,打造了以葫蘆觀賞、采摘、雕刻為特色的景觀。普通的葫蘆,搖身一變成為工藝品,價值增值數倍。
中午時分,尚均寶家的農家樂已坐滿了人。“這里有山、有水,吃著辣子雞還能聽到流水的聲音。”一位游客說。
如今,曾限制村子發展的山山水水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旅游。原來的窮葫蘆套村正變為讓村民脫貧致富的“寶葫蘆”。
“守好這片綠水青山,就有俺們花不完的金山銀山。”尚明程說。
-
- 好
(0)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