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洪澤:食用菌產業為秸稈找到好“婆家”
蔬菜網 時間:2018/6/22 來源:洪澤報 閱讀數:429
近日,江蘇省淮安市洪澤縣三河鎮外灘小麥收割完畢,沒有發生一起亂拋或焚燒秸稈事件,這主要歸功于該鎮為秸稈找到了好“婆家”。
三河鎮常年種植小麥、水稻面積10多萬畝,年產生秸稈總量約為7萬噸。為減輕秸稈“雙禁”壓力,該鎮變堵為疏,以秸稈“五化”(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飼料化、工業原料化)利用為核心,引進項目,逐步對秸稈進行回收再利用,其中,食用菌產業消耗了全鎮麥秸稈總量的30%。紫山食用菌產業也由此成為三河鎮的新興綠色產業。
江蘇紫山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是依托該鎮豐富秸稈資源應運而生的*集種植、科研、生產、貿易于一體的技術企業,在當地設有生產基地和產品研發機構,采用連續固體發酵專利工藝技術,生產秸稈肥、有機肥、復合肥、生物質顆粒等,年處理秸稈6萬噸。
夏收季節,筆者在三河外灘看到,紫山食用菌企業的20多臺大型摟草機、打捆機在田間來回穿梭,一捆捆六七百斤重的秸稈排列在田間,場面很是壯觀。據機手介紹,每臺打捆機每天可作業800—1000畝,每天可打捆3000多噸秸稈,效率非常高。收儲的秸稈經發酵處理后用于栽培雙孢菇,產生的基質再銷售給周邊的有機肥加工廠,生產出優質的有機肥,真正實現了循環利用、變廢為寶。
三河鎮永豐村種糧大戶蘇倫畢說:“過去收割糧食期間,處理秸稈很犯愁,政府不讓燒也不讓拋,不知道應該怎么處理?,F在好了,在農業部門的指導下,在適量還田的基礎上,多余的秸稈,鎮里組織紫山食用菌企業到田間打捆、收購,立即運走。不但幫我們解決了難題,而且增加了收入。”
據了解,目前,紫山食用菌企業已為當地糧農收貯秸稈總量1萬噸,秸稈“五化”綜合利用率達到三成。三河鎮秸稈變肥料這一做法,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民秸稈的處理問題,還實現了秸稈循環利用和轉化升值,提高了秸稈的綜合利用率。
相關新聞
- 昭通魯甸縣建食用菌基地助貧困戶增收(圖)
- 貴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圖)
- 貴州西秀區食用菌基地搶抓時節種香菇(圖)
- 河南沈丘縣智能化食用菌生產“錢”景誘人(圖)
- 貴州赫章縣貧困戶抱團參與發展食用菌產業
- 廣西印茶鎮發展食用菌產業助群眾脫貧(圖)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