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足:種好食用菌消毒是關鍵
蔬菜網 時間:2018/6/22 來源:華龍網 閱讀數:378 網友評論:1
記者從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網獲悉,珠溪鎮的陳開華種了20多年食用菌,現在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食用菌種植能手,很多人慕名前來向他請教種植技術。與其他能人不同的是,他對前來“取經”的人們毫無保留。
陳開華的種植房一年四季都種有食用菌,這一批的雞腿菇、秀針菇剛剛賣完,發包室里放滿了金針菇。他帶著記者一邊參觀他的種植房,一邊介紹起食用菌的種植技藝,他說種好食用菌,消毒是關鍵。
食用菌種植包括裝包、蒸包、接種、發包、出菇和收獲環節。食用菌全是糧食種植,包括苞谷芯、苞谷粉、棉殼、酒醩、油秙等。將以上備料按比例混合后,裝成約4斤左右的菌包待用。為了便于接下來的種植,陳開華告訴我一個小竅門,在裝包時,預留一根耐高溫的塑料管在菌包中間。
“大熱天居然還得用這么大的鍋爐?”現在正是夏季,食用菌住的全是空調房,偌大個鍋爐讓記者特別疑惑。陳開華笑著告訴我:“鍋爐的作用是蒸包,而且一蒸就是24小時不間斷。”他說,菌包并不能直接用于種植,必須蒸熟才行,如果沒蒸熟,菌包的營養跟不上不說也容易壞掉。“24小時才熟?”“菌包只需幾小時就蒸熟了,但還是得保持這樣的溫度到24小時,主要就是為了殺菌。這個環節做不好,菌絲很容易被蟲子吃掉,就長不出菌了。”如果自家種植,雖然用不著鍋爐,但也要保證蒸包的時間和溫度。蒸熟的菌包要完全冷卻才行。陳開華形象地說,如果沒冷卻好,接種后也可能被“熱死”,就長不出菌了。
接下來就是接種,這時消毒更成為了重中之重。食用菌發包前十分嬌氣,因此接種前,接種室、工具、菌包、人員都要進行嚴格的消毒。抽掉預留的塑料管,用菌種填滿、封口紙封口并用橡皮筋纏好。因為是反季節種植,所以陳開華把這些菌包都放到了13-18度的低溫發包室。
“務必保證干凈,每天得檢查好幾遍呢,一旦出現壞包必須立即移出,并作好消毒。”陳開華強調,發包環節*重要的也是消毒,這是能否出菇、能否掙錢的關鍵。當菌種全部成活并長滿菌包后,揭開封口紙,掏開菌包頂部,溫度降至3-10度便可出菇。隨著金針菇的成長,還得注意套袋。
“3-5天后,長至20厘米左右,就可收獲了。”看著眼前一包包快速生長的金針菇,陳開華夫妻倆臉上全是笑意:“我們投入大,批發價比零售低點。如果散戶自己種植,一個菌包約投入3元,平均出菇七八兩,好的有一斤多,做好了消毒,還是收效不錯的。”
相關新聞
- 昭通魯甸縣建食用菌基地助貧困戶增收(圖)
- 貴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圖)
- 貴州西秀區食用菌基地搶抓時節種香菇(圖)
- 河南沈丘縣智能化食用菌生產“錢”景誘人(圖)
- 貴州赫章縣貧困戶抱團參與發展食用菌產業
- 廣西印茶鎮發展食用菌產業助群眾脫貧(圖)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