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錦屏:抓好“八要素”做大“食用菌”
蔬菜網 時間:2018/6/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閱讀數:431
貴州省錦屏縣牢牢把握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依托貴州根生科技公司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以“建強基層”促發展為動力,以“黨員聯帶”提效益為抓手、以“利益聯營”奔小康為目的,通過“食用菌”產業發展推動全縣學習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的新方法,助力全縣脫貧攻堅。
“建強基層”促發展
貴州根生科技農業有限公司系錦屏縣招商引資引進的一家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企業,主要從事香菇和黑木耳等食用菌種植。該公司按照“建立一個基層組織、發展一項產業、激活一地經濟、富裕一方百姓”的工作思路,推行“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的模式,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推進企業健康發展,實現“黨建”與“富民”互促共進。一是土地租用增收益。該公司與農戶簽訂《土地租用合同》,按照每5年每畝土地租金增加100元的方式,提高土地租期效益。二是長期就業增收入。按照土地租用合同明確雙方職責,健全土地長效流轉機制,建立長期雇傭關系,解決群眾家門口長期就業難題。現公司共有固定員工30余人,流動員工100余人,有黨員員工和股東5人,僅2017年支出農民工工資高達190余萬元,有力的提高了農民收入。三是跨鄉跨村效益廣。打破鄉鎮界限,實現主業跨鄉跨村帶發展,根據地勢、土壤、氣候特點,因地制宜以點帶線、以線成面,點、線、面結合,實施區域輻射“大扶貧”模式。目前,食用菌產業已由銅鼓鎮輻射到敦寨鎮、新化鄉、大同鄉、三江鎮、鐘靈鄉等地,有力的帶動各地發展,實現組團脫貧。
“黨員聯帶”提效益
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結合產業革命“八要素”,有效整合資源,大力推行“黨員聯系社員、社員聯系貧困戶”的“三聯”模式致力打造脫貧致富共同體。一是黨員聯社員。黨支部采取黨員+社員、黨員+貧困戶的方式,明確支部黨員必須聯系6名以上社員、分5個片區聯系貧困戶,幫助指導社員提高專業技能,幫扶貧困戶入股分紅,成為公司與社員、企業與貧困戶之間的聯絡員。二是社員聯群眾。通過工會聯社員、社員聯群眾的雙聯模式,吸引農村村組干部、*黨員、返鄉農民工、致富能人等“鄉土人才”入職公司,完善企業人才結構;吸納有思想、能發展、能致富、能帶富的員工進黨員隊伍和村支兩委班子,提高黨組織戰斗力,促進食用菌產業發展。
“利益聯營”奔小康
公司與農戶建立形式多樣的利益聯營機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一是農民變股民。貧困戶以財政扶貧專項資金入股公司,簽訂入股分紅協議,建立公司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參股的貧困戶247戶,入股資金123.13萬元,帶動貧困人口1280人。2015年貧困戶入股分紅資金8.68萬元;2016年貧困戶入股分紅資金15.16萬元,收入翻番。二是農民變產民。采取“1642”產業扶貧模式:即政府用扶貧資金購買食用菌棒發放給2017年的計劃脫貧戶進行種植,每一個貧困人口發給600棒食用菌棒。貧困戶與公司簽訂保底回購合同,公司負責提供技術指導和保障產品回收,預計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4200元以上,全面達到脫貧標準。三是分紅有保障。建立基本效益分紅機制:每個菌棒的收益按照*4元計算,扣除農戶2元的入股滾動發展資金,扣除公司投入的1元資金,剩余的1元為收益,再扣除公司的管理、人工費、水電費等0.5元,余下的0.5元由雙方各占50%,保底收益為甲乙雙方各得0.25元。建立市場浮動分紅機制:公司和貧困戶雙方根據當年市場行情,共同協商食用菌銷售價格,根據每個菌棒賣出的總價額,扣除農戶入股的滾動發展資金參股成本2元,公司出資的1元,共計3元后,剩余收益的50%作為公司對每棒的技術管理、聘請勞務人員等開支,另50%的利潤雙方按1:1比例分成。
相關新聞
- “小蘑菇”做出大文章 拜泉縣打造食用菌扶貧...
- 河南寶豐:食用菌圓了貧困家庭的脫貧夢
- 廣西隆安:發展食用菌產業 走上脫貧快車道
- 貴州安順:食用菌產業播撒“致富夢”
- 陜西商洛:食用菌產業成為脫貧支柱產業
- 河南:食用菌棚承載致富夢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