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盆栽蔬菜進大棚
蔬菜網 時間:2018/7/8 來源:烏魯木齊晚報 閱讀數:559
自家陽臺上種蔬菜,隨時種、隨時吃……這種“陽臺農業”已在首府不少居民家興起。昨日記者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了解到,目前,“陽臺農業”已成功在我市六個社區推廣,并與一家企業達成合作,市民在家、在酒店都能吃上綠色、新鮮的“盆栽”養生菜了。
一大早,烏魯木齊我家田園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劉翰林就張羅著把大棚里的新鮮蔬菜分裝、配送。每天早上,他都和公司員工一起,采摘大棚里的紫背天葵、養心菜、藿香等,并根據顧客需求,進行分裝打包,該公司的五座大棚里種的30余種蔬菜均是“陽臺農業”的成果。
目前用于陽臺農業發展的栽培模式大多采用無土養液栽培模式,分人工基質培、水培、汽霧培,還有水氣結合的水氣培。這些模式的組合形成了陽臺農業特有的種植模式。
楊紅莉是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農藝師,她介紹,“陽臺農業”是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四年前籌備研發的項目,從內地甚至國外引進了13類70余個品種,包括大家常見的黃瓜、辣椒、薄荷等,也有大家不太熟悉卻包含保健、藥用功能的富貴菜、紫背天葵、救心菜等。
“這個紫背天葵和富貴菜*受歡迎了。”劉翰林說,目前,他和市區里多家火鍋店、酒店已達成協議,大棚里培育出的成品,顧客挑選后,他們負責送貨上門,其中這兩種盆栽蔬菜的點單率*。
劉翰林告訴記者,他的東西受歡迎,多虧了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專家,給予他免費的技術服務和種苗。這讓他轉變了以往的大棚蔬菜種植觀念,目前來看收益很好。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