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靖城食用菌產業三招轉型(圖)
蔬菜網 時間:2018/7/19 來源:福建日報 閱讀數:521
食用菌產業

這一頭,機械手將培養基裝進瓶子,那一頭,工人將杏鮑菇移出菇房加工,中間經過殺菌、冷卻、接種、養菌等流程,全部采用自動化生產。這是記者在位于南靖縣靖城鎮田邊村的福建嘉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看到的情景。南靖縣靖城鎮年產食用菌8.1萬噸,總產值4.1億元。近年來,該鎮從自動化生產、營銷創新、降低污染等方面,推動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
以自動化提升效率
福建嘉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日產30多噸優質杏鮑菇,生產技術位居全國前列。
這家公司原先采用傳統手工生產,2009年起,他們分三期從韓國、日本引進瓶栽杏鮑菇生產線,成為擁有國內生產規模*的瓶栽杏鮑菇產生線的企業。當時大家都采用人工栽培,而他們想走與眾不同的路子,這樣可以節省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也便于管理。與袋栽相比,瓶栽杏鮑菇個頭小,口感好,經濟效益更高。
靖城鎮有7家規模以上食用菌企業,近些年逐步實現由傳統手工生產模式向機械化、自動化生產模式轉變。
靠創意賺更多錢
從出口珍稀食用菌到出口菌包,從賣菇到賣觀賞、食用“兩用”菌……福建成發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在拓展營銷上創意迭出。這家企業年生產2000萬袋工廠化栽培、無農藥殘留的優質珍稀食用菌,70%產品用于出口。他們原先通過空運出口珍稀食用菌,保鮮難度大,運輸費用高,銷路受阻。不通則變,近些年他們尋求與外國企業合作,將制作好的袖珍菇、平菇、鮑魚菇、杏鮑菇等菌包冷藏海運出口,然后在外國企業的基地培育6至17天不等,就可采菇,產品更新鮮,這樣可節省運費2/3,經濟效益翻倍。
在網絡經濟火熱的當下,他們也搭上便車,開發出觀賞菌包通過網店銷售。消費者買回菌包放在陽臺培育,可觀賞、可食用,體驗到種菇的樂趣。平時部分珍稀食用菌形狀差不好賣,行情差時產品滯銷,怎么辦?他們開展深加工,將這部分產品加工成開蓋即食的干品脆片,既充分利用資源,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廢水利用產業增綠
在鄭店村村委會主任楊勇躍的食用菌場,水池里露出一條水管,可將水池里的水抽出來循環利用。
食用菌生產對水環境污染主要來自淋濕木屑等原材料浸漏出來的污水。這種污水顏色黑,隨意排放會導致河流變色,但有害物質含量少,可以重復利用于淋濕原材料。靖城鎮規模以上食用菌企業都配套建設了環保設施,對污水進行處理達標后排放,可用于灌溉,治污的難點在于分散經營的食用菌種植戶。去年以來,鎮里布置各村食用菌種植戶建設443個污水處理池,要求每個水池達到20立方米以上,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靖城鎮食用菌協會會長、漳州嘉蕈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健興說,建設污水處理池只是靖城鎮食用菌產業邁向綠色生產的重要一步,將來還要建設食用菌產業園,在園內建設自動化制包生產線,供應農戶種植,做到統一制包、分戶栽培,這樣可以統一規劃建設污水處理池,從根本上解決食用菌生產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相關新聞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