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懷柔:大棚里“魚菜一家親”
蔬菜網 時間:2018/7/26 來源:京郊日報 閱讀數:565 網友評論:4
寸土寸金的北京,如何提升土地產出效益?一棟大棚里,既養魚又種菜,不影響產量還能節水節肥,如今這樣的“混搭”模式已在京郊試點成功,實現了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神奇效果。
說起魚菜共生,早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但傳統的魚菜共生,一般是用泡沫板等浮體,把蔬菜苗固定在漂浮的定植板上,放到魚池里進行水培種植。去年,北京市農業局農機鑒定推廣站和懷柔區農機具研究所共同玩出了“新花樣”,在溫室大棚里試點魚菜共生新模式。
走進懷柔區楊宋鎮太平莊滿族村東方尚平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的大棚,一排排“住”在立體栽培架上的生菜、油菜長勢正旺。與普通大棚不同的是,栽培架下面不是土地,而是“回”字形的魚池,一尾尾肥碩的鯉魚愜意地在水中游弋。
“大棚就是一個生態圈,養魚的水*過濾后,變成了自帶有機肥的‘營養液’供給蔬菜;種菜的水經過養分吸收后,又變成適合養魚的水,魚幫菜、菜幫魚,實現和諧互助。”合作社理事長于存平介紹說,“傳統循環水養殖,每天補水率達到50%,我們的補水率只有5%左右,而且實現了零污染、零排放。”經測算,立體栽培模式增加了大棚蔬菜種植面積13.4%,蔬菜年產量可比傳統種植模式增加4茬,棚內養魚年收入也可達1萬多元。增收的同時,還大大節省了種菜、養魚的耗水量,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魚菜共生模式中,魚池通過管道連著過濾槽,水體經過物理過濾和生物過濾“兩道關”,排泄物轉化成了硝酸鹽類物質,成了種菜的“營養液”。
相關新聞
- 北京春節蔬菜日均供應量將增2千噸 豆角等將平...
- “利奇馬”席卷“蔬菜之鄉” 北京有蔬菜已漲...
- 連續降雨北京蔬菜價格波動上行 新發地集中調...
- 全市各類蔬菜零售網點超九千個 北京“菜籃子...
- 走進北京百蔬園 探索盆栽蔬菜科技世界(圖)
- 北京:多種高科技設施為蔬菜提供“營養配餐”...
新聞關鍵字: 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