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工廠化食用菌產業蓬勃發展
蔬菜網 時間:2018/7/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閱讀數:425
近年來,福建省永安市食用菌生產呈現規模化、工廠化發展,食用菌品種結構調整初顯成效,食用菌產業區域布局日趨完善。上半年以來,永安市食用菌產業穩步推進,生產形勢穩中向好。永安市食用菌生產規模2156萬袋(珍稀菌類1321萬袋),鮮菇產量0.78萬噸(珍稀菌類4254噸),產值0.9億元。
為確保食用菌產業能夠蓬勃發展,繼續做大做強,永安市推行規模化、設施化生產,全市50萬袋以上的規模化生產大戶有27戶,配有制冷和加(排)濕系統、實現周年栽培、日產300公斤金針菇的工廠化栽培示范戶1個。加大標準化栽培推廣力度,把西洋、小陶、大湖等鄉鎮列入毛木耳、香菇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范圍。提高菌農栽培、管理水平,在各鄉鎮舉辦日常食用菌生產培訓12期,受訓人員600多人次,發放相關材料2000多份。培養掌握標準化栽培技術的專業化生產隊伍有20多支共計100多人,為企業和農戶減少菌袋污染160萬袋,降低生產成本50萬元。注重反季節地栽香菇、毛木耳、金針菇和珍稀食用菌基地的建設,總規模超過2000萬袋。加大執法力度,加強農藥使用監管,嚴格控制偽劣、假種流入和高殘劇毒農藥的使用,食用菌產品品質得到保證。取得了良好成果。
一是食用菌生產呈現規模化、工廠化發展。工廠化企業、合作社和種植大戶成為主導,占該市食用菌生產的90%以上;“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等多種模式抱團發展,推動食用菌產業不斷壯大。
二是食用菌品種結構調整初顯成效。目前除海鮮菇、香菇、毛木耳等主栽品種得到鞏固和發展外,新引進了竹蓀、牛樟芝等珍稀食(藥)用菌品種,其中羅坊鄉種植竹蓀120畝、洪田鎮年產牛樟芝200~300噸,實現由單一向多品種轉變,增強了市場競爭力,促進了食用菌產業做強做優。
三是食用菌產業區域布局日趨完善。在青水畬族鄉新建高山反季節香菇生產基地,在羅坊鄉新建林下生態竹蓀套種基地,在洪田鎮新建藥用牛樟芝植菌基地,逐步形成較完善的栽培技術體系,實現食用菌產業多元化多樣化發展。
相關新聞
- 昭通魯甸縣建食用菌基地助貧困戶增收(圖)
- 貴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正式掛牌成立(圖)
- 貴州西秀區食用菌基地搶抓時節種香菇(圖)
- 河南沈丘縣智能化食用菌生產“錢”景誘人(圖)
- 貴州赫章縣貧困戶抱團參與發展食用菌產業
- 廣西印茶鎮發展食用菌產業助群眾脫貧(圖)
新聞關鍵字: 食用菌
-
- 好
(0)
-
- 不好
(0)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