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丘有機蔬菜進入北京高端市場
蔬菜網 時間:2018/8/3 來源:人民網 閱讀數:469 網友評論:14
摘菜、擇菜、裝箱、過稱、裝車,望著載著600多斤菜的蔬菜專用車駛出基地,忙碌了整整一下午的趙葉直直腰終于可以歇一歇了。
“咱這塑料大棚的菜都是有機蔬菜,在北京可吃香了!北京那邊每天下訂單,催著多上,只是咱這邊量有限。”大棚管理員趙葉抹去頭上的汗珠解釋到。
去年,靈丘縣東河南鎮立足于產業扶貧現實需要,帶動貧困戶發展致富,推動村莊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在古之河、三合地、古樹三個行政村建設了占地1000畝的東河南鎮有機蔬菜示范園區,委托天宇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實施了露地蔬菜種植,采取合作社+村委會+產業扶貧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扶貧效益。今年春季該園區投資18萬元,開工建設了18個塑料拱棚,并與北京平仁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合作生產銷售協議,向精細、高效、有機方向發展。
18棟塑料大棚蔬菜的種植嚴格按照北京平仁公司的要求去種植管理,合作社負責人段志勝介紹說。大棚完全采光,接近地面的一米多高用的是透風的紗窗。透過塑料盒紗窗,一棟棟大棚里,各種蔬菜長勢旺盛,葉類菜菜葉鮮嫩,瓜果菜果實可愛誘人。特別是一個棚子里的金瓜,鮮亮的像一個個黃紅的燈籠垂在嫩綠的枝葉下。大棚蔬菜底肥使用的是牛糞羊糞,生長期間絕不用農藥施點化肥,施肥用的是把黑豆黃豆煮熟發酵鋪在地里,或者菜籽油。在8號大棚里,棚內蜜蜂在西紅柿的花蕾上時起時落,大棚內怎么會有蜜蜂呢? “這些蜜蜂是專門放進去的,為了西紅柿授粉!這些大棚除了管理人員其他人都不能進去” 段志勝說,“北京平仁公司的技術人員三天兩頭來實地技術指導,大棚內設置了測試低溫、濕度、氣溫的裝置,在北京就能檢測到棚內的濕度溫度。如果濕度和溫度較高或較低,那邊立馬就打過電話了。咱們這邊的技術人員都和那邊互加了微信,有啥情況,隨時就溝通聯系。”
談到效益,段志勝樂了,“一個大棚種兩三茬,平均產量6000斤,每斤按平均價是5元計算,一個大棚年毛收入3萬多元,建一個棚1.6萬元,大棚能用好幾年,一年肥料人工錢是1萬,這個效益是非常不錯的!咱這蔬菜到了北京,北京平仁公司再做擇選和包裝,之后都進入高端市場,一斤買二三十元!”
在18棟塑料大棚的北面,機器轟鳴,工作人員表示,這是在建有機蔬菜的冬棚。合作社要擴大規模,正搶時建設5個冬棚,秋季再開工建30多個塑料拱棚。
鎮干部李福介紹,該項目惠及全鎮12個村,230戶570人的貧困人口受益。
相關新聞
- 建德市大洋鎮柳村有機蔬菜項目進入市場化(圖)
- 黑龍江北安速凍有機蔬菜暢銷國內外
- 包頭白云礦區有機蔬菜走進市民餐桌
- 張掖戈壁有機蔬菜成“一帶一路”新亮點
- 濰坊:閑置大棚種有機蔬菜收效高
- 廣州番禺一袋有機蔬菜標上3個產地
新聞關鍵字: 有機蔬菜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