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森林菇撐起脫貧“傘”(圖)
蔬菜網 時間:2018/9/13 來源:伊春日報社 閱讀數:473
蘑菇

初秋,伊春升輝市場早市上的一個廣告牌格外引人注目,許多市民都圍到了這個攤位前。走近一看,原來是南岔區的赤松茸蘑菇正在熱銷,一筐筐鮮嫩的蘑菇,吸引了過往行人的目光。
赤松茸蘑菇又名酒紅球蓋菇,其菇體色澤艷麗,肉質肥厚、滑嫩,菇柄爽脆,營養豐富,是一種較好的營養保健食品,富含蛋白質、礦物質元素、維生素以及多種氨基酸,具有“素中之葷”之稱。食用方法多樣,油煎、刺身、素炒、燒烤、煲湯、包餡均不失其獨具的清香風味。
今年,南岔區為不斷引導群眾創業致富,把脫貧攻堅與發展特色產業結合起來,緊緊圍繞“產業富民、產業脫貧”的發展目標,積極引導群眾發展赤松茸蘑菇產業,為群眾脫貧奔小康鋪設了一條產業脫貧的新路子。
南岔區的赤松茸蘑菇種植項目,是幫扶工作隊先后考察了多個林下種植、養殖項目,在充分考慮鄉村的實際情況和發展要求后選定的。赤松茸的生長環境是在樹林之下,而這恰恰是林區的優勢。項目選定后,工作隊積極籌措資金,并多次實地勘查,*終將種植地址,選在迎春鄉雙合村西側有40年樹齡的落葉松人工林內,并*性引進了30畝赤松茸蘑菇菌種,發展林下赤松茸蘑菇產業。為了便于推廣多地示范,還在晨明鎮東紅村的大棚中,進行了示范種植。
目前,南岔區的林下和大棚兩種方法種植的赤松茸蘑菇菌群,都成功地解決了菌種、種植管理、后期加工等難題,長勢良好,獲得成功,實現了產業化種植。每畝可產3000斤,增收1.8萬元。
據了解,由于南岔區生產的赤松茸蘑菇營養價值高,食用范圍廣,符合現代消費時尚,市場前景看好,已經銷往北京、上海、廣州和哈爾濱等大中型城市。
在赤松茸蘑菇菌種種植中,南岔區扶貧工作隊引導迎春鄉雙合村、中興村有勞動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參加種植,獲取勞動所得,提供了15個就業崗位,吸納兩個村的農民和巖石所的林業職工共同參與種植。今年,該區中興村幫扶工作隊已經為貧困戶增加收入1.6萬元,為林業職工和其他農民增加收入7.5萬元。
南岔區扶貧工作隊在赤松茸蘑菇種植中,不僅幫助當地貧困戶脫貧,還幫助嘉蔭縣向陽鄉育新村扶貧工作隊引種示范種植了一畝赤松茸蘑菇,也已種植成功。
在赤松茸蘑菇銷售旺季,為了搶時節,南岔區幫扶工作隊負責人自己上陣,在伊春升輝市場變身商販,“叫賣”赤松茸蘑菇,帶動幫扶工作隊樹立市場意識,得到了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采訪中,談到未來赤松茸蘑菇發展的前景,南岔區中興村幫扶工作隊的幫扶責任人顏秉君介紹說:“在今后的工作中,將繼續完善赤松茸蘑菇這個產業項目,擴大種植區域,加強產前、產中、產后的生產管理,繼續做好蘑菇的市場開發工作,做好貧困戶的脫貧鞏固工作,確保其不返貧,并為其持續增收致富筑牢基礎。”
據介紹,當前,全市僅有南岔區種植了森林生態赤松茸蘑菇30畝,赤松茸項目受到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其提升農業綜合效益、保護資源環境和林下經濟示范作用得到了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
- 好
-
- 不好
蔬菜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蔬菜網”(Veg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蔬菜網(Veg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蔬菜網”(Vegnet.com.cn)聯系。